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骨質疏鬆患者運動要科學

發布時間:2023-04-24 10:2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許多被確診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都恐懼運動,認為(wei) 運動會(hui) 增加骨折的風險。事實上,這種擔憂大可不必。規律及適度的體(ti) 育鍛煉有助於(yu) 改善骨密度和骨骼質量,並提高肌肉力量和身體(ti) 協調能力,反而能夠減少患者出現摔倒和骨折的可能性。

  骨質疏鬆患者可以做哪些運動呢?適合骨質疏鬆患者的運動類型包括有氧運動、肌力增強運動、平衡運動等。我們(men) 鼓勵骨質疏鬆患者進行多元化的運動,即將各種運動類型相互結合,這樣有助於(yu) 全方位增強骨密度、維護骨骼健康。

  有氧運動,是指人體(ti) 以有氧代謝為(wei) 主要供能的方式,在較長時間裏有節奏地鍛煉軀幹、四肢等大肌群的全身活動。有氧鍛煉適用於(yu) 所有骨質疏鬆患者,但患者必須依據自己的身體(ti) 狀況和場地條件,選擇鍛煉方法和力度。推薦的運動方式包括:健步走、慢跑、太極拳、跳舞、有氧健身操、騎自行車等。考慮到戶外的不安全因素,建議老年骨質疏鬆患者以室內(nei) 騎單車為(wei) 主,騎行前應調節好握把及車座位置,以雙腿剛好能伸展為(wei) 宜,以避免騎行中過度屈膝或踮腳尖,且便於(yu) 發力。

  肌力增強運動是一種可以提高肌肉力量、肌纖維粗度、肌肉耐力的運動。骨質疏鬆患者最怕摔倒,因此鍛煉下肢肌肉力量尤為(wei) 重要。增強下肢肌肉力量的運動方式包括直腿抬高、蹲起等,鍛煉上肢肌肉力量,可以采用適當重量的啞鈴、杠鈴進行抗阻鍛煉。鍛煉腰背部肌肉力量,推薦五點支撐、平板支撐等動作,這些動作可以有效降低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風險。建議肌肉強化運動的訓練頻率為(wei) 每周3次,每次45至70分鍾。當然,患者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運動方法,從(cong) 最小負荷開始逐漸增加強度,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來適應。

  平衡運動有助於(yu) 降低骨質疏鬆患者摔跤的風險,還可以減少摔跤後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平衡運動包括單腳站立、提踵踮腳尖等,建議一周堅持訓練三天及以上。

  老年骨質疏鬆患者應縮短久坐及臥床時間,每天應完成上下午各一小時中等強度的運動。如何鑒別中等強度和高強度呢?一般而言,做中等強度運動時,呼吸頻率和心率明顯增加,自己的感覺是能說話但不能唱歌;高強度運動時,人的呼吸頻率和心率大大增加,自己的感覺是想說幾句話就得停下換氣。高強度體(ti) 育鍛煉對提高年輕人的骨量是有利的,但是對老年骨質疏鬆症患者並不適宜。總的來說,每周至少三天的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減少骨質疏鬆患者受傷(shang) 危險,且不至於(yu) 使患者感覺疲勞。

  在進行運動前,骨質疏鬆患者需要谘詢醫生,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鍛煉前一定要充分熱身、伸展,不同的人依據自己運動能力,可以酌情調節鍛煉強度,並堅持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盡可能不要進行激烈的體(ti) 育運動,例如跳繩,並避免過度彎腰、扭腰的動作,也不能盲目進行不熟悉的體(ti) 育鍛煉,運動後如果出現持續疼痛或不適,需要及時就醫。

  必須明確的是,一般認為(wei) 骨質疏鬆多鍛煉、補補鈣質就可以了,但事實上,防治骨質疏鬆涉及生活方式調節、服用預防骨質疏鬆藥物等,是一個(ge) 綜合性的長期治療過程。已確診骨質疏鬆症或骨質疏鬆高風險人群,一定要到醫院尋求規範化的診斷和治療。

  (作者為(wei)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脊柱外科主任吳繼功)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