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重慶巴南:聚合資源做強特色農業

發布時間:2023-04-25 10:04:00來源: 經濟日報

  原標題:聚合資源做強特色農(nong) 業(ye)

  連日來,重慶市巴南區豐(feng) 盛鎮油房村的潤在蔬菜種植基地裏一派繁忙,村民搶抓晴好天氣,忙著定植西紅柿、南瓜、茄子等。重慶潤在生態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正全告訴記者,這裏的蔬菜使用的是有機肥,品質好、產(chan) 量高,廣受市場青睞。

  看到現代特色農(nong) 業(ye) 的發展前景,2014年,楊正全在油房村流轉了280畝(mu) 土地,通過“基地+農(nong) 戶”模式,因地製宜發展特色蔬菜種植,帶動了當地100多戶村民實現增收。去年以來,為(wei) 進一步延長蔬菜產(chan) 業(ye) 鏈,他依托附近的豐(feng) 盛古鎮景區,發展特色果蔬采摘,取得不錯收益。“采摘價(jia) 3元一斤的新鮮蔬菜,很受遊客歡迎,年采摘收入就超過60萬(wan) 元。”楊正全說。

  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要突出特色。圍繞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巴南區一方麵挖掘優(you) 勢資源,發展起精品果蔬、生態漁業(ye) 、特色糧油、生豬養(yang) 殖等特色農(nong) 業(ye) ;另一方麵,實施“黨(dang) 建引領·百村振興(xing) ”行動,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包裝、倉(cang) 儲(chu) 、物流、營銷,完善產(chan) 業(ye) 鏈,促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提升農(nong) 業(ye) 綜合效益。

  豐(feng) 盛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肖幫雷介紹,該鎮通過規劃引導和產(chan) 業(ye) 指導,發布脆紅桃、青脆李等“豐(feng) 盛高山土特產(chan) ”目錄,成功打造了2000畝(mu) 脆桃脆李特色產(chan) 業(ye) 集聚區、1500畝(mu) 現代化蔬菜基地,並依托高山果蔬,創建蔬菜綠色品牌8個(ge) ,無公害食品認證4個(ge) ,讓土特產(chan) 品牌價(jia) 值和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進一步提升。

  在巴南區東(dong) 溫泉鎮黃金林村,不少村民正在菊花基地內(nei) 勞作。黃金林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陳現貴介紹,村裏種植了200畝(mu) 金絲(si) 皇菊和100畝(mu) 觀賞菊花,每到菊花盛開時節,遊客爭(zheng) 相來觀賞打卡。黃金林村還推出觀賞菊盆栽以及菊花茶、菊花精油等精深加工產(chan) 品,年銷售額超150萬(wan) 元。

  41歲的肖桂洋在巴南區安瀾鎮小龍村經營著一個(ge) 農(nong) 場,農(nong) 場內(nei) 不僅(jin) 建有果園、雞舍、魚塘,還出售土雞蛋、香腸、蘿卜幹、菜油、蜂蜜、花椒等產(chan) 品。“通過線上銷售、線下體(ti) 驗的方式,各地消費者都能品嚐到巴南本土質好價(jia) 優(you) 的農(nong) 產(chan) 品。”肖桂洋告訴記者,他經營的土特產(chan) 品在電商平台上年銷售收入超300萬(wan) 元。

  在巴南區,越來越多土特產(chan) 正借助電商力量走出山村。巴南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委副主任馬國輝告訴記者,通過完善區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ti) 係,巴南區上線了“巴實遊”“農(nong) 禾電商”等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平台,2022年全區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達到6.81億(yi) 元,較2021年增長20.53%。(吳陸牧)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