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二審稿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聚焦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二審稿三大看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高蕾、白陽、任沁沁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保障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ti) 平等充分參與(yu) 社會(hui) 生活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國家和社會(hui) 文明的標誌。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24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會(hui) 議二次審議。
去年10月草案一審稿提請審議後,征求各方麵意見。此次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審議的草案二審稿,吸納各方麵意見建議,突出無障礙環境建設基本定位,增加“保障措施”專(zhuan) 章,進一步完善城鎮老舊小區無障礙設施和適老化改造中加裝電梯問題有關(guan) 規定,在“重點”“難點”問題上精準“出招”。
看點一:明確重點保障殘疾人、老年人
草案一審稿在立法目的中,將無障礙環境建設的保障對象擴大為(wei) 全體(ti) 社會(hui) 成員。多方麵建議,無障礙環境建設要突出基本定位,重點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同時惠及其他人。
草案二審稿對一審稿進行修改,在總則第一條明確立法目的為(wei) “保障殘疾人、老年人等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yu) 和融入社會(hui) 生活,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促進社會(hui) 全體(ti) 人員共享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果”。
同時,草案二審稿在附則中強調“殘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無障礙需求的,可以享受無障礙環境提供的便利”。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院長邵磊認為(wei) ,草案二審稿在設定無障礙環境建設受益對象時特別強調殘疾人、老年人,並不是說無障礙環境建設隻與(yu) 殘疾人和老年人有關(guan) ,而是突出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基本定位,強調了保障的優(you) 先級別。
例如,草案二審稿規定,無障礙停車位優(you) 先供肢體(ti) 殘疾人駕駛或者乘坐的機動車使用,其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孕婦、嬰幼兒(er) 等駕駛或者乘坐的機動車也可以使用。
邵磊還表示,草案二審稿在立法目的中將殘疾人和老年人並列提出,充分說明殘疾人和老年人的無障礙需求既有相同又有不同,需要在實際操作中給予充分重視。
事實上,草案二審稿的一些具體(ti) 規定也體(ti) 現了這一點。
例如,草案二審稿強調,國家鼓勵工程建設單位在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和竣工驗收等環節,邀請殘疾人、老年人代表以及殘疾人聯合會(hui) 、老齡協會(hui) 等組織,參加意見征詢和體(ti) 驗試用等活動。
“在無障礙環境建設中,我們(men) 要努力滿足不同群體(ti) 的多樣化無障礙需求,讓無障礙環境建設真正成為(wei) 促進社會(hui) 生活共融共享的有效渠道。”邵磊說。
看點二:以專(zhuan) 章形式對保障措施作出規定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二審稿以專(zhuan) 章形式對無障礙環境建設保障措施作出規定。
“雖然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相關(guan) 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正在逐步健全,但仍麵臨(lin) 執行情況不佳和實施力度較弱的問題,主要原因之一是保障措施不完善。”中國助殘誌願者協會(hui) 會(hui) 長呂世明表示,草案二審稿新增“保障措施”專(zhuan) 章,使得法律草案體(ti) 例更加科學、結構更加合理,條款設置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針對性,有助於(yu) 推動法律頒布後真正落地見效。
草案二審稿明確,國家推廣通用設計理念,建立健全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地方標準,鼓勵發展具有引領性的團體(ti) 標準、企業(ye) 標準,加強標準之間的銜接配合,構建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體(ti) 係。
呂世明認為(wei) ,規劃無障礙環境要注意科學前置,防止新建設施和信息數字係統架構不規範、不標準、不好用,導致再拆再改再建。此外,還可通過將無障礙環境建設情況納入國家信用評價(jia) 體(ti) 係、持續開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zhuan) 項行動等措施,進一步完善機製保障。
草案二審稿還對建立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guan) 領域人才培養(yang) 機製作出規定,“國家鼓勵高等學校、中等職業(ye) 學校等開設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和課程”“建築、交通運輸、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等相關(guan) 學科專(zhuan) 業(ye) 應當增加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教學和實踐內(nei) 容,相關(guan) 領域職業(ye) 資格、繼續教育以及其他培訓的考試內(nei) 容應當包括無障礙環境建設知識”。
呂世明表示,目前全國已有很多科研院所、高校成立了無障礙研究機構,培養(yang) 了一批相關(guan) 領域的專(zhuan) 業(ye) 人才,一些高校也在相關(guan) 課程教學中增加無障礙有關(guan) 內(nei) 容和知識。草案二審稿的規定,體(ti) 現了國家對培養(yang) 無障礙環境建設人才隊伍的重視和鼓勵。
呂世明還建議,可通過設立無障礙環境宣傳(chuan) 促進日等形式,加大宣傳(chuan) 力度,深入開展無障礙環境理念和知識的普及工作,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意識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看點三:促進城鎮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工作
在城鎮老舊小區無障礙設施和適老化改造中加裝電梯,是近年來社會(hui) 普遍關(guan) 切。
中國中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薛峰調研發現,很多老舊小區內(nei) 老年人數量幾乎占總居民數的一半。由於(yu) 住宅缺少電梯,一些行動困難的老年人常常“困”於(yu) 家中,難以便捷出行參加社會(hui) 活動。
草案二審稿綜合相關(guan) 方麵的意見建議,將一審稿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相關(guan) 內(nei) 容單獨作為(wei) 一條,修改為(wei) “國家支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或者其他無障礙設施,為(wei) 殘疾人、老年人等提供便利”“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guan) 部門應當采取措施創造條件,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或者其他無障礙設施”“房屋所有權人應當弘揚中華民族與(yu) 鄰為(wei) 善、守望相助等傳(chuan) 統美德,積極配合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或者其他無障礙設施”。
“草案二審稿抓住無障礙環境建設中亟需解決(jue) 的重點問題,用專(zhuan) 門條款進行詳細規定,為(wei) 推動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撐,這充分體(ti) 現了立法為(wei) 民的理念。”薛峰說。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yu) 這一問題,草案二審稿從(cong) 國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guan) 部門、房屋所有權人三個(ge) 層麵進行了具體(ti) 規定。
薛峰表示,城鎮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參與(yu) 。草案二審稿相關(guan) 規定對國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guan) 部門、房屋所有權人相關(guan) 責任和義(yi) 務進一步厘清,圍繞目前老舊社區加裝電梯問題中的“難點”和“堵點”精準發力。
“草案二審稿對推動解決(jue) 老舊社區加裝電梯問題提供了清晰的立法導向。”薛峰說,建議有關(guan) 方麵持續開展技術攻關(guan) ,以低成本、更安全、少擾民和標準化為(wei) 目標,不斷創新解決(jue) 方案,把這項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實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