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黑臭汙水暗管偷排,監管部門豈能幫企業說話

發布時間:2023-04-26 10:01: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熊誌

  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其中,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發源於(yu) 十堰市茅箭區的泗河,是十堰市五個(ge) 入庫河流之一,流經多地,最終匯入丹江口水庫。但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有企業(ye) 將廢水、汙水偷排進泗河,威脅到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安全。

  白灰色的生產(chan) 廢水直排入河,隱藏在雜草叢(cong) 中的暗管排放“黑墨水”,現場氣味刺鼻。媒體(ti) 調查揭開了企業(ye) 排汙的黑幕,也帶來了一個(ge) 巨大的疑問:入庫河流的水質安全直接關(guan) 係到南水北調的水源安全,為(wei) 何企業(ye) 敢光天化日之下製造汙染?

  據報道,有兩(liang) 個(ge) 細節值得留意。其一,排汙行為(wei) 不是個(ge) 案,至少涉及兩(liang) 家混凝土企業(ye) ;其二,排汙現象並非剛剛發生,而是持續了一段時間——去年12月,當地就有民眾(zhong) 投訴,排汙入河對民眾(zhong) 生活造成影響,但當地環保部門矢口否認,最後投訴不了了之了。

  在此事中,最值得玩味的,是環保部門替企業(ye) 說話的態度。先是否認民眾(zhong) 舉(ju) 報,隨後在麵對媒體(ti) 最新的舉(ju) 報線索時,最開始依然表示否認,以“這個(ge) 行業(ye) 的水是回收利用的,因為(wei) 它本來就要用水,不存在外排”為(wei) 由搪塞,並輕易采信企業(ye) 方麵“外排的不是汙水而是雨水”的說辭。

  最終,在“有圖有真相”的證據麵前,當地環保部門突然改口,承認汙水入河問題屬實,決(jue) 定立案調查。這種遮遮掩掩、前後不一的態度,無疑為(wei) 企業(ye) 膽敢排汙提供了一種解釋。

  與(yu) 其說是企業(ye) 太大膽,不如說是環保監督太寬縱。環保部門作為(wei) 職能機構,對生態環境治理負有監督職責,豈能麵對汙染問題視而不見,麵對各種投訴想方設法地幫企業(ye) 說話呢?

  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安全關(guan) 係重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月初,生態環境部剛剛來此地調研不久。但凡地方有常態化的治理,對汙染企業(ye) 有嚴(yan) 厲的懲罰機製,企業(ye) 也就不敢亂(luan) 排,廢水汙水直排入河的問題也不會(hui) 一直沒被發現,甚至在投訴後都得不到及時處理。

  《水汙染防治法》明確規定,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汙染物的,罰款之外,還要責令限製生產(chan) 、停產(chan) 整治,情節嚴(yan) 重的責令停業(ye) 、關(guan) 閉。

  生活汙水、生產(chan) 廢水的亂(luan) 排亂(luan) 放,不是無法可依,企業(ye) 對法律、對水源安全、對民眾(zhong) 生活視若無睹,該罰;環保部門失職瀆職,為(wei) 企業(ye) 三番五次開脫,也該查!

  生態環境的修複和治理,代價(jia) 極其沉重,汙染容易,治理卻要付出巨大的時間和資金。正因如此,嚴(yan) 格的前置監管才彌足重要。如今當地的排汙問題被曝光後,地方的調查整治才姍姍來遲,如此遲滯的反應,絕不應該是生態保護應有的操作。

  接下來,必須用嚴(yan) 厲的懲罰來倒逼沿河企業(ye) 遵守法律;同樣的,地方環保部門的失職失察,也應該有一個(ge) 說法。(熊誌)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