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廈門: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遊休閑城市

發布時間:2023-04-27 10:1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日前,廈門召開基金投資機構代表和文旅、會(hui) 展、影視企業(ye) 代表座談會(hui) 。10位基金投資機構代表和15位文旅、會(hui) 展、影視企業(ye) 代表參加會(hui) 議。座談會(hui) 上,與(yu) 會(hui) 人員分別圍繞打造基金投資高地、做優(you) 做強廈門文旅經濟,共話行業(ye) 發展趨勢,共謀創新發展良策。

  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shu) 記崔永輝在座談會(hui) 上說:“加快文旅會(hui) 展影視產(chan) 業(ye) 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遊休閑城市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內(nei) 在要求,是廈門培育經濟新動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廈門將持續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學習(xi) 借鑒國內(nei) 外先進經驗,完善基金管理機製,構建全生命周期基金支持體(ti) 係,為(wei) 基金公司發展搭建更好平台、提供更好服務。”

  廈門市在獲得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等榮譽的基礎上,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主線,貫徹落實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錨定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目標,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提升廈門文旅吸引力、影響力、創新力和競爭(zheng) 力,持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加快世界一流旅遊休閑城市建設步伐,讓中國式現代化在祖國東(dong) 南綻放蓬勃生機、展現獨特魅力。

   1.文旅融合發展,構建新型旅遊產(chan) 業(ye) 生態圈

  夜幕下,皓月當空,波濤陣陣。廈門胡裏山炮台文物遺址在激光的照耀中,繽紛璀璨,動感十足。古城牆上點將台在光影中旌旗招展,肅穆威嚴(yan) ,號令聲聲;紅衣炮陣在遊客響亮的戰鼓伴隨中“烽火連天”,讓人們(men) 穿越到古戰場;一位老者用悠遠而深情的聲音,向人們(men) 講述百年前炮台保家衛國的海防曆史……“我們(men) 在胡裏山炮台設立了13個(ge) 沉浸式互動夜遊打卡點,這樣遊客在晚上也能有美妙的遊覽體(ti) 驗。”廈門“文保奇妙夜”項目負責人陳奕說,“這種方式更適合年輕人,我們(men) 希望在文物保護上引起更多年輕人的興(xing) 趣和關(guan) 注。”

  廈門胡裏山炮台是在1687年建成的,曆經三百多年的曆史,仍然維持著原有的建築風格,成為(wei) 廈門的一個(ge) 重要古跡。不久前,胡裏山炮台入選全國十佳文化遺產(chan) 旅遊精品案例。

  廈門市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新發展格局,積極順應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突出廈門發展文旅經濟的資源優(you) 勢和區位優(you) 勢,科學布局廈門市文旅經濟發展路徑,大力推進“大文化、大旅遊、大宣傳(chuan) 、大安全”工作理念,著力推動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高質量融合發展。

  為(wei) 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廈門市還出台相關(guan) 政策措施鼓勵旅遊企業(ye) 轉換動力源、研發新產(chan) 品,滿足市場新需求,著力構建新型旅遊產(chan) 業(ye) 生態圈。目前廈門已形成文博會(hui) 、旅博會(hui) 、海圖會(hui) 、中秋旅遊嘉年華等一大批文旅活動品牌。城市休閑、濱海旅遊、研學旅行、康養(yang) 旅居、婚慶旅拍成為(wei) 廈門旅遊新特點;東(dong) 渡郵輪碼頭“廈門喜事”、胡裏山炮台“文保奇妙夜”、方特“璀璨煙花秀”等成為(wei) 夜間文旅爆款產(chan) 品。廈門市獲評“中國旅遊休閑示範城市”、“冬遊名城”、“夜經濟20強城市”等榮譽稱號。

  2.打造“文化中心、藝術之城、音樂(le) 之島”

  下午時分,家住廈門湖裏區芙蓉苑的雪華大媽早早做好了晚飯。雪華大媽是個(ge) 歌仔戲迷,晚上歌仔戲《僑(qiao) 批》專(zhuan) 場演出將在閩南大戲院舉(ju) 行,她要和兒(er) 子、兒(er) 媳、孫子一起去看演出。她盼望著太陽快點落山,孩子們(men) 早點回家。其實雪華大媽已經看過多次《僑(qiao) 批》演出了,但她就是覺得看不夠,因為(wei) 每一次看《僑(qiao) 批》都給了她不同的體(ti) 驗。

  “批”是福建、廣東(dong) “信”的方言讀音,“僑(qiao) 批”是海外華僑(qiao) 華人寄回家鄉(xiang) 的信,是一種銀信合一的特殊寄匯方式。讓雪華大媽如此掛心的歌仔戲《僑(qiao) 批》,是廈門市傾(qing) 力打造,聚焦閩南華僑(qiao) 下南洋的艱辛曆史,以廈門第一家專(zhuan) 營銀信匯款的“日興(xing) 批局”創始人黃日興(xing) 為(wei) 主人公,生動演繹閩南華僑(qiao) 愛國愛鄉(xiang) 、敢拚會(hui) 贏、誠實守信的精神。《僑(qiao) 批》獲得第十六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ge) 一工程”優(you) 秀作品獎。這是廈門歌仔戲研習(xi) 中心繼《邵江海》《蝴蝶之戀》之後,第三次獲此殊榮,充分展現出福建省、廈門市戲曲創作的不凡實力。

  廈門市文旅工作把重點放在繁榮文藝和影視精品創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保護、增強廈門文旅品牌影響力等方麵,全力以赴將廈門打造成閩南“文化中心、藝術之城、音樂(le) 之島”。

  去年以來,廈門建成啟用了閩南戲曲中心,加快建設鄭小瑛歌劇中心等文化新地標,創新開展近1500場次群眾(zhong) 性文旅活動,近300萬(wan) 人次參與(yu) 的市民文化節,為(wei) 廈門率先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奏響時代的文化強音。除歌仔戲《僑(qiao) 批》等四部作品獲中宣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ge) 一工程”獎外,廈門六中合唱團《我和我的祖國》等曲目還斬獲全國“群星大獎”,是近十年來福建省最好成績。廈門還榮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示範區”,推進版權服務平台建設,每萬(wan) 人口版權登記數量居福建省首位。

   3.精準發力,培育新動能布局新賽道

  當前,廈門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業(ye) 高質量融合發展呈現“井噴”狀態。一大批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園林植物園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海上世界、濱海旅遊浪漫線、東(dong) 坪山生態旅遊區以及馬鑾灣集美島、丙洲島等主題旅遊區在加快建設中;廈門海上歌劇院、廈門市美術館、閩南文化集中展示中心、豐(feng) 子愷美術作品展覽館等廈門文化新地標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一大批社會(hui) 資本投入文旅經濟:9隻子基金主投領域為(wei) 文化消費領域,子基金規模合計209億(yi) 元,撬動社會(hui) 資本165億(yi) 元,杠杆倍數近4倍。廈門市中小微企業(ye) 融資增信基金平台先後為(wei) 89家文旅企業(ye) 提供2.45億(yi) 元信用類融資增信……一大批文旅大商強商落地廈門:華策影視拓展在廈總部的業(ye) 務規模和板塊,實現累積簽約超4億(yi) 元;全球酒店品牌W酒店、華爾道夫、波特曼、安達仕酒店廈門落地……

  一段時間來,為(wei) 更好地促進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業(ye) 高質量融合發展,廈門全力構建“創新引領、要素協同、配套完善、結構合理、競爭(zheng) 力強”現代文旅產(chan) 業(ye) 體(ti) 係。錨定廈門文旅產(chan) 業(ye) 國際化、高端化、精品化、智慧化目標,大力推動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標杆城市、新興(xing) 文化產(chan) 業(ye) 強市建設,文旅經濟成為(wei) 廈門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城市綜合競爭(zheng) 力的重要支撐。出台《廈門市關(guan) 於(yu) 促進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各類產(chan) 業(ye) 政策30餘(yu) 項,每年安排1.8億(yi) 元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扶持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

  堅持重點突破、精準發力,加快培育新動能、布局新賽道。廈門持續推進“以節促產(chan) ”“以節促城”“全域金雞”發展戰略,積極引進國際知名的新型影視節展品牌,打造匯聚優(you) 勢影視資源和市場要素的平台。加快在數字內(nei) 容、網絡影視劇、動漫遊戲、直播與(yu) 短視頻等文化領域,以及城市休閑、賽事節慶、沉浸式體(ti) 驗等旅遊領域培育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實施音樂(le) 廈門品牌戰略,加快建設兼具音樂(le) 消費區、數字音樂(le) 集聚區及人才培養(yang) 基地“三區合一”的音樂(le) 產(chan) 業(ye) 園區,打造數字音樂(le) 研發、創作與(yu) 錄製、版權交易、音樂(le) 經紀、教育培訓、互動娛樂(le) 、器材租賃、衍生品開發等產(chan) 業(ye) 鏈。

  積極暢通市場循環,促進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持續釋放文旅產(chan) 業(ye) 對經濟發展的激活、優(you) 化、領跑和增值效應。廈門建立“市府辦協調,旅產(chan) 辦牽頭,成員單位參與(yu) ”的旅遊市場監管機製,建立消費者投訴跨部門聯動核實處置機製;多元融合發展,做優(you) “海洋+”,依托海灣、海岸等資源,開發郵輪遊、海釣遊、帆船遊、遊艇遊、親(qin) 海遊等多元旅遊產(chan) 品;做強“影視+”,支持影視企業(ye) 參與(yu) 旅遊開發;做實“科技+”,強化文旅消費數據監測體(ti) 係大數據應用,拓展全域旅遊大數據分析及監管平台功能,提升文化和旅遊行業(ye) 監管能力。做活“教育+”,發揮集美閩台研學旅行基地品牌效應,延伸發展海洋研學、文化研學、主題教育研學,做大做強研學旅行等。

  如今,文旅經濟已經成為(wei) 廈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雙千億(yi) 產(chan) 業(ye) 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