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古典的一天
作者:黃玉林
快節奏的現代社會(hui) ,享受日常生活中的美,似乎越來越成為(wei) 一件奢侈的事。從(cong) 早到晚各種雜事把日子填充得很滿,夜深人靜時,像是桶裏的水一下子瀉光,似乎無可回味。
何不改變節奏,換一種生活方式——試著度過古典的一天。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yun) 起時”,千年來中國人從(cong) 從(cong) 容容,茶是一味鎮靜劑。對茶葉、茶具、水,其實不必過於(yu) 講究,最重要的是寧靜——環境和內(nei) 心的寧靜。也無須添加桂花、薑、棗、鹽、橘皮、糖、奶,“茶有真香”,隻關(guan) 注茶本身的醇香。在樓房、在瓦屋,於(yu) 窗前、於(yu) 涼台,瓷具陶杯,簡單而認真地喝一次茶。
專(zhuan) 心專(zhuan) 意投入勞動。勞動當然不局限於(yu) 下地幹農(nong) 活。無論是開會(hui) 、寫(xie) 材料,還是送快遞、跑業(ye) 務,都認認真真,享受過程中的專(zhuan) 注,品味收獲的欣愉。或是在家中打掃衛生:把那些再過一百年也成不了古董的垃圾直接丟(diu) 棄;選一塊柔軟的毛巾,好好把櫃子桌子擦拭一遍;俯下身子,抹去每一寸地麵上的塵埃……汗水涔涔、手腳酸痛時,望著變亮堂的居室,對家的感情又加深了一層。
慢慢看一次展覽。到博物館看文物、藝術品,到美術館看書(shu) 畫,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會(hui) 風尚,也可以說蘊含著一種回歸古典的生活理念。有一本書(shu) 《慢慢看:一個(ge) 人的博物館》,單霽翔為(wei) 之作序,說“慢慢看”是一種態度,也是一個(ge) 必要的審美過程。他希望每一個(ge) 進故宮的人都不要太著急,不要帶著事先太多的成見或者想象,慢慢走,慢慢看,多看幾遍,流連忘返。
周末睡個(ge) 充足的午覺,然後啟程去朋友那裏。用不著精心準備禮物,最好廚房裏有現成的小吃,打包帶過去分享。如果鄉(xiang) 下有朋友,那是最好不過了。唐朝的孟浩然為(wei) 我們(men) 展示了一幅美好的畫麵:“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大詩人的要求顯然比較高,有吃有喝,還希望有花可賞。
可以在院子裏靜靜賞一陣花;陪父母聊一聊家常;去河邊心無旁騖地釣一次魚;跑步鍛煉,直至氣喘籲籲、大汗淋漓;認認真真地讀一本和工作或考試無關(guan) 的書(shu) ;大聲朗讀或背誦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若是女性,仔仔細細地化一次妝,然後為(wei) 自己完完整整地跳支舞;到無人的山頂,放開喉嚨唱歌;一早出門,傍晚回家,度過自己也說不清行程的一天……
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年複一年,生活由無數瑣碎的細節構成。隻要在日常中心懷審美的態度,每一個(ge) 平凡的人都可以過上“宏大的、精妙的、有理性的、康健的、優(you) 美的”古典的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