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文旅消費火熱
廣西少數民族傳(chuan) 統節日“壯族三月三”剛過,“五一”假期接踵而至。在南寧,各類文化場所活動豐(feng) 富,吸引民眾(zhong) 前來打卡。
位於(yu) 青秀山腳下的403禾集,是囊括書(shu) 店、小劇場、美術館、繪本館、餐飲等在內(nei) 的文化創意集合空間,深受年輕人喜愛。據403禾集劇展總監婁馨予介紹,從(cong) “壯族三月三”到“五一”假期,這裏舉(ju) 辦了南方喜劇大會(hui) 、手寫(xie) 詩海報展、文學戲劇主題周、讀書(shu) 會(hui) 等多場活動,為(wei) 市民和遊客提供了多元的文化消費場景。
與(yu) 403禾集相距不遠的廣西民族博物館,“五一”期間人流如織。許多市民身著鮮豔的民族服裝,到博物館看展、購物、欣賞民俗文化表演。博物館內(nei) 的特色文創店商品琳琅滿目,熱銷產(chan) 品當屬“廣西十二世居民族娃娃”,形象生動可愛又蘊含民族知識,吸引許多父母帶著孩子前來挑選購買(mai) 。廣西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黃詩莉告訴記者,文創店“五一”期間的銷售額已超過疫情前同期銷售額。
4月底,文化和旅遊部啟動“五一”全國文化和旅遊消費周,南寧作為(wei) 主場活動舉(ju) 辦地,在全市重要文化場所以及民歌湖、三街兩(liang) 巷等地,開展文化和旅遊消費創意集市、民歌路演、歌舞快閃、民族文化展演、非遺美食等50多場消費主題活動,文化旅遊市場呈現需求旺盛、複蘇有力的態勢。
除了南寧,“五一”期間全國其他城市的文化旅遊市場也異常火熱。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信息顯示,“五一”期間,文化和旅遊行業(ye) 複蘇勢頭強勁,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1480.56億(yi) 元。全國文化和旅遊產(chan) 品供給豐(feng) 富:各級公共圖書(shu) 館、文化館(站)積極探索打造新型文化空間,開展沉浸式體(ti) 驗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舉(ju) 辦廣場舞、群眾(zhong) 歌詠、“村晚”等群眾(zhong) 文化活動約4.75萬(wan) 場,參與(yu) 人數約1.66億(yi) 人次;1.28萬(wan) 家A級旅遊景區正常開放,占A級旅遊景區總數的86%,除北方部分省份因季節性原因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旅遊景區實現“應開盡開”;舉(ju) 辦營業(ye) 性演出3.11萬(wan) 場次,票房收入15.19億(yi) 元,觀演人數約865.49萬(wan) 人次。
“五一”期間,文化和旅遊融合特征更加明顯。文博看展、文化演藝、國風國潮熱成為(wei) 旅遊新風尚,“旅行+演藝”“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館”受到市場青睞,各地相繼推出看展式社交、國風漢服、圍爐煮茶、音樂(le) 雅集等活動,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所在地周邊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升高,旅遊在周邊消費場景的溢出效應愈發明顯。中國國家博物館、甘肅敦煌博物院等文化地標熱度不減。山東(dong) 煙台迷笛音樂(le) 節、北京草莓音樂(le) 節門票基本售罄。雲(yun) 南麗(li) 江舉(ju) 辦簡單假日生活節,打造“音樂(le) +文旅+生活方式”的全新範本。四川三星堆考古研學、川劇變臉非遺研學、山東(dong) 青島海洋軍(jun) 事展覽館愛國主義(yi) 研學、天津海洋博物館科普研學、浙江西溪濕地農(nong) 業(ye) 研學等項目豐(feng) 富多彩。(本報記者 鄭 娜文/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