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外來入侵物種防控!最高法發布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典型案例
光明網北京5月5日電(記者 孫滿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通過頒布之際,為(wei) 加強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治宣傳(chuan) ,展示人民法院司法守護雪域高原生態環境經驗成效,最高人民法院今日發布十件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典型案例。
記者注意到,本次發布的十件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專(zhuan) 題典型案例包括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訴訟等不同訴訟類型,涵蓋森林、高寒草甸、草原、河流、湖泊、濕地、雪山冰川等生態係統要素,涉及青藏高原珍貴瀕危和特有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大江大河源頭和重點湖泊保護、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保護、礦山汙染防治和生態修複、傳(chuan) 統生態文化遺產(chan) 保護等多方麵內(nei) 容,充分展現了人民法院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依法守護國家生態安全邊界的有益實踐。
青藏高原被譽為(wei) “世界屋脊”“亞(ya) 洲水塔”“地球第三極”,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關(guan) 鍵區、敏感區,也是世界山地冰川最發育的地區和亞(ya) 洲多條重要江河的源頭區。青藏高原的生態係統質量與(yu) 功能狀況直接影響我國的生態安全、生物多樣性、水資源供應、氣候係統穩定和碳收支平衡,對於(yu) 維護我國乃至世界生態安全具有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3年4月2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通過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作為(wei) 我國生態環保領域出台的又一部專(zhuan) 門法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緊扣青藏高原生態保護這一主線,聚焦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主要矛盾、特殊問題、突出特點,為(wei) 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促進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法治支撐。
“人民法院貫徹落實最嚴(yan) 格製度、最嚴(yan) 密法治,依法妥善審理涉及青藏高原的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護、資源開發利用、氣候變化應對、生態環境治理與(yu) 服務等各類環境資源案件。”最高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人民法院將以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的頒布施行為(wei) 契機,認真學習(xi) 貫徹實施好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更好發揮人民法院服務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職能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