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建成最大規模動力電池產業體係

發布時間:2023-05-08 10:07:00來源: 經濟日報

  鋰電設備國產(chan) 化率已達90%以上——

  我國建成最大規模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體(ti) 係

  記者從(cong) 日前召開的2023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論壇暨動力電池招商大會(hui) 上獲悉,作為(wei)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分,我國動力電池的材料和新技術應用不斷取得突破,形成了從(cong) 材料研發、電池生產(chan) 、回收利用到設備支撐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最全、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四大原材料基本擺脫進口依賴,鋰電設備國產(chan) 化率已達90%以上,其中關(guan) 鍵工序的裝備國產(chan) 化率達到80%以上。電池產(chan) 業(ye) 發展對電動汽車被市場接受起到了關(guan) 鍵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能源協會(hui) 會(hui) 長李陽說。

  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常務副會(hui) 長兼理事長朱宏任認為(wei) ,當前新能源汽車異軍(jun) 突起,正在全麵重塑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新格局。我國擁有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體(ti) 係優(you) 勢,有利於(yu) 汽車零部件企業(ye) 通過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疊加優(you) 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力轉化。

  同時,我國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還麵臨(lin) 一些困難和挑戰。中國工業(ye) 經濟聯合會(hui) 執行副會(hui) 長路耀華分析,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高端、低端產(chan) 能分化加劇;企業(ye) 麵臨(lin) 在工藝、技術方麵持續保持領先,以及穩住並擴大市場的壓力;發達國家也在逐步加大對動力電池企業(ye) 的投入和扶持,國際市場競爭(zheng) 日趨激烈。

  中國工業(ye) 經濟聯合會(hui) 會(hui) 長李毅中表示,在電動汽車需求側(ce) ,應繼續提高動力電池效能,研製鈉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高效電池;加快充電樁建設,通過智能有序充電、車網互動等緩解電網壓力;規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接入電網,形成智能充放電新儲(chu) 能體(ti) 係。

  “動力電池企業(ye) 要加強與(yu) 下遊車企之間的協同,形成發展合力;加強供應鏈管理,確保原材料供應穩定、安全;加大對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投入,不斷提升電池的可靠性、安全性等,逐漸解決(jue) 續航裏程短、充電慢等難題;要在電池回收方麵做好文章。”路耀華說。

  李毅中認為(wei) ,要攻克電池的技術難關(guan) ,應看到鈉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先進電池尚在實驗試產(chan) 中,企業(ye) 要加大研發投入並重視團隊建設。目前,電池產(chan) 業(ye) 出現了多元化、社會(hui) 化無序競爭(zheng) 態勢,低端產(chan) 能過剩顯現。需大力提質降本增效,淘汰落後,加快重組整合。在招商引資上,應嚴(yan) 格技術標準,甄別論證技術路線,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認為(wei) ,汽車產(chan) 業(ye) 變革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主要核心技術是輕量化車體(ti) 、高性能動力總成一體(ti) 化、高性能安全電池包。下半場是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主要核心技術是汽車芯片和操作係統。在車規級半導體(ti) 技術上,新能源汽車電機控製器輕量化、高性能、長壽命的發展趨勢,對芯片技術和封裝技術提出了更嚴(yan) 苛的要求。

  在李陽看來,未來的汽車將是能源互聯網體(ti) 係中的個(ge) 體(ti) 單元,是存儲(chu) 和消納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強大載體(ti) 。新能源汽車可通過有序充電、車網互動、換電、退役電池儲(chu) 能等方式對高比例可再生電力係統形成補充,解決(jue) 以風電、光伏為(wei) 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受季節、氣象和地域條件影響的不連續性和不穩定的問題,支撐能源體(ti) 係轉型。(黃鑫)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