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不能靠“迎合”突圍
這個(ge) “五一”假期,有人出門逛景點,有人排隊吃燒烤,也有人追劇上癮。近日,網劇《漫長的季節》掀起觀劇熱潮。在假日旅遊和電影市場火熱升溫的背景下,一部網劇獲得高度關(guan) 注,為(wei) 網絡文化消費帶來有益啟示。
在年產(chan) 量上千部的網劇時代,一部劇能夠順利與(yu) 觀眾(zhong) 見麵已屬不易,怎樣才能在激烈競爭(zheng) 中突出重圍?有人認為(wei) ,網劇的關(guan) 鍵是要有“網感”,要對市場、年輕人的思維和欣賞習(xi) 慣敏銳跟蹤,不斷適應。網劇如果抓住了“網感”,也就不難成功了。
但是,《漫長的季節》偏偏不走老路,不進套路。數據顯示,現在有76%的年輕人在追劇時會(hui) 使用倍速功能,一天看完一部電視劇已經成為(wei) 常態。為(wei) 適應年輕人的追劇習(xi) 慣,一些網劇追求節奏明快,短小精悍。《漫長的季節》卻反其道而行之,以緩慢的節奏鋪展橫跨20年的故事,但導演並沒有用平鋪直敘的方式,而是通過精妙敘事打開層層疊疊的懸念“包袱”,牢牢抓住觀眾(zhong) 情緒。很多觀眾(zhong) 表示:“舍不得快進,每一個(ge) 細節都不想錯過。”
這兩(liang) 年,網劇市場還流傳(chuan) 著一條潛規則:“得女性觀眾(zhong) 者得天下”。一段時間以來,同質化的“她劇集”大行其道,流量和粉絲(si) 成為(wei) 影視從(cong) 業(ye) 者挖掘市場商機的關(guan) 鍵要素。但這些元素在《漫長的季節》中統統沒有。有的是演員的走心演出,每集精心製作的專(zhuan) 屬片尾曲,敘事、影像和技術的各種創新,令觀眾(zhong) 既驚喜又感動。不主動迎合市場,結果怎樣呢?《漫長的季節》播出後,豆瓣評分一路漲到9.5分,刷新了國產(chan) 網劇新高度。什麽(me) 才是真正的爆款密碼?觀眾(zhong) 已經用真實評價(jia) 給出了響亮回答。
從(cong) 《人世間》到《狂飆》,電視劇市場每年爆款的風向標各不相同,大數據也許可以幫助我們(men) 分析今年哪類題材更受歡迎,但如果一陣風似的追逐爆款題材,雖然迎合了市場,卻可能限製創作視野。《漫長的季節》以生活懸疑展現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充分體(ti) 現了網劇題材涉獵更開闊、拍攝角度更新奇的特點。也啟示電視劇市場內(nei) 容供給應該更多樣,各類題材百花齊放,才能贏得市場和受眾(zhong) 。
前些年,網劇就像一個(ge) 沒有辨別能力的“家長”,“孩子”想吃什麽(me) 就給什麽(me) ,過度迎合年輕觀眾(zhong) 喜好,結果生產(chan) 出很多雞肋作品,失去了口碑和人心。近年來,長視頻平台紛紛通過劇場化運營探索爆款密碼。內(nei) 容始終是各劇場進行布局的核心與(yu) 依托,“觀眾(zhong) 需求百變,但是對有思想、高品質的內(nei) 容需求永遠不會(hui) 變”已經成為(wei) 網劇高質量發展的共識。
如今,線上文化娛樂(le) 消費已成為(wei) 主流。如何讓人們(men) 願意為(wei) 文化體(ti) 驗付費?視頻平台的下一部爆款在哪裏?這些答案光靠“迎合”是不會(hui) 令觀眾(zhong) 滿意的。影視行業(ye) 隻有沉下心來,凝心聚力深耕內(nei) 容建設,才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雙豐(feng) 收。(薑天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