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多國發現新毒株 全球評估風險低

發布時間:2023-05-09 10:16:00來源: 科技日報

  據外媒報道,新冠病毒變異株XBB.1.16正在多個(ge) 國家傳(chuan) 播。

  XBB.1.16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重組毒株的一種,屬於(yu) XBB家族,是兩(liang) 個(ge) 不同BA.2子係的混合體(ti) 。1月9日它被首次報告,3月2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世衛組織)指定為(wei) “需要監測的變異株”。在民間,它被取名為(wei) “大角星”。

  到目前為(wei) 止,大多數“大角星”引起的病例大都發生在印度,以輕症為(wei) 主。它也已在其他32個(ge) 國家被發現,包括新加坡、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ya) 。

  4月17日,世衛組織將XBB.1.16列為(wei) “值得關(guan) 注的變異株(VOI)”。

  美國華盛頓大學全球衛生學教授阿裏·莫克達德認為(wei) ,現在預測XBB.1.16會(hui) 如何發展還為(wei) 時過早。但迄今為(wei) 止,情況是令人欣慰的,他說,沒有看到住院人數的增加,也沒有看到讓醫生、專(zhuan) 家們(men) 擔心的任何指標的增加。

  是否更具傳(chuan) 染性?

  美國疾病控製和預防中心(CDC)娜塔莉·索恩伯格說,與(yu) 其前身變異株相比,XBB.1.16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隻有少數幾個(ge) 突變,比疫情大流行早期原始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的幾十種突變要少。

  根據CDC數據,截至4月22日,XBB.1.16在新確診的新冠感染病例中所占比例仍略低於(yu) 10%,不過最近幾周比例在穩步上升。莫克達德表示,XBB.1.16正在逐步取代以前在美國占主導地位的變異株XBB.1.5。其傳(chuan) 播性的增加似乎是由於(yu) 該亞(ya) 變體(ti) 有免疫逃逸能力,但它並不致命。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傳(chuan) 染病學教授彼得·秦洪說,除了傳(chuan) 播性增加之外,到目前為(wei) 止,XBB.1.16與(yu) XBB.1.5沒有太大區別。這意味著,就它的致病程度和針對其的疫苗效果而言,不會(hui) 有太大不同。

  美國《國會(hui) 山》網站報道稱,盡管對亞(ya) 變體(ti) 的分類越來越多,但世衛組織認為(wei) 與(yu) XBB.1.5和其他奧密克戎後代相比,“大角星”沒有“額外的公共衛生風險”。在XBB.1.16被宣布為(wei) VOI後,世衛組織在其初步風險評估中表示,根據現有證據,其全球風險評估較低。

  世衛組織官員們(men) 觀察到“大角星”的某些特性與(yu) 其他變異株特性不同,使它更能有效逃避免疫反應,但在病毒傳(chuan) 播的國家或地區,沒有致病嚴(yan) 重程度發生變化的報告。

  症狀是什麽(me) ?

  世衛組織衛生應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瑞安博士說,XBB.1.16感染性似乎沒有早期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強。“據我所知,我們(men) 沒有看到與(yu) 這一變異株有關(guan) 的不同症狀或嚴(yan) 重程度的變化”。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稱,XBB.1.16感染會(hui) 導致一種“新”症狀——結膜炎,或稱“紅眼病”。不過,世衛組織此前就指出,這種症狀與(yu) 新冠感染有關(guan) 。早在2020年春天,就有關(guan) 於(yu) 新冠感染患者眼睛發癢、疼痛的報告。2020年5月,美國眼科醫師協會(hui) 指出,輕度結膜炎可能是新冠感染的一個(ge) 症狀。

  秦洪說,“紅眼病”不是一種新出現的新冠感染症狀,但它可能比以往想象的更常見。

  《國會(hui) 山》網站報道稱,盡管在一些患者身上觀察到了“紅眼病”,但專(zhuan) 家們(men) 警告不要妄下結論,在宣布新症狀與(yu) XBB.1.16有關(guan) 之前還需要“仔細研究”。

  會(hui) 引起新流行嗎?

  就XBB.1.16的生長優(you) 勢而言,世衛組織描述為(wei) 與(yu) 其他變異株相比隻是“適度的”。自1月初首次報告以來,該變種在世界各地逐漸增加。

  英國衛生安全局4月21日報告,初步分析表明,與(yu) 早期的XBB毒株相比,接種疫苗產(chan) 生的抗體(ti) 抵禦XBB.1.16的能力“沒有什麽(me) 區別”。與(yu) 早期的XBB.1.5變異株相比,世衛組織發布的動物試驗數據發現,XBB.1.16逃避先前感染的能力與(yu) 之“相當”。

  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廣播公司報道稱,雖然XBB.1.16發現於(yu) 印度的感染激增浪潮中,但目前仍不清楚該變異株的突變在推動這一增長中的確切作用。印度在2021年的同一時間出現了“驚人相似”的新冠感染病例激增,這使得很難弄清楚此次的流行在多大程度上隻是一種“季節性效應”。

  2021年和2022年春季,美國因新冠感染入院的人數增加速度出現低點。目前,美國各地的新冠感染指標正繼續呈下降趨勢,正接近兩(liang) 年來的低點。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前兩(liang) 年每到夏季又重新出現了高點。

  索恩伯格表示,新冠感染還沒有進入一個(ge) 確切的季節性模式,但在過去的幾年裏,人們(men) 看到的趨勢是夏末秋初的激增,以及在年底冬季的又一次激增。(記者張佳欣)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