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字之差被罰46萬元,直播帶貨別總信口開河
2022年11月,因為(wei) 在直播中將“原切靜醃牛排”說成“原切牛排”, 擁有上千萬(wan) 粉絲(si) 的“小貝餓了”引發爭(zheng) 議,被網友質疑帶貨產(chan) 品有虛假宣傳(chuan) 、質量等問題。近日,有關(guan) 部門經過調查,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違法行為(wei) ,該賬號關(guan) 聯公司品颯傳(chuan) 媒(西安)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chuan) 被罰46萬(wan) 元。(見5月7日《新民晚報》)
“原切靜醃牛排”與(yu) “原切牛排”,兩(liang) 字之差被處罰46萬(wan) 元,有人認為(wei) 或許是口誤,監管部門小題大做,也有人認為(wei) “口誤”一說站不住腳,被如此處罰並不冤。
“原切靜醃牛排”與(yu) “原切牛排”確實有本質差異。前者需要經過醃製,屬於(yu) 調理牛排範疇,後者則是“原汁原味”,沒有人為(wei) 加工痕跡。根據輕工業(ye) 行業(ye) 標準QB/T 5442-2020《牛排》的定義(yi) ,兩(liang) 者屬於(yu) 不同品類,在工藝、配料、營養(yang) 成分、售價(jia) 上均有差異。有記者調查發現,同樣是100g,“原切靜醃牛排”的售價(jia) 比“原切牛排”要低一半以上。
可見,將“原切靜醃牛排”宣傳(chuan) 為(wei) “原切牛排”,不僅(jin) 會(hui) 對消費者造成誤導,而且可以因此獲利不菲。涉事主播先後19次將這款牛排宣傳(chuan) 為(wei) “原切牛排”,當日實際銷售額達35萬(wan) 餘(yu) 元,且其為(wei) 專(zhuan) 業(ye) 的吃播主播,擁有近兩(liang) 千萬(wan) 粉絲(si) ,獲讚量達1.8億(yi) 。這些都意味著,其將低價(jia) 產(chan) 品“口誤”為(wei) 高價(jia) 產(chan) 品的可能性不大。監管部門以欺騙、誤導消費者,不當謀取交易機會(hui) 和競爭(zheng) 優(you) 勢為(wei) 由處罰其關(guan) 聯公司46萬(wan) 元,並無不妥。
我國廣告法明確,發布虛假廣告的,可對廣告主處以廣告費用3至5倍的罰款,廣告費用明顯偏低或無法計算的,處20萬(wan) 元至100萬(wan) 元罰款。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構成虛假宣傳(chuan) 的,還應向消費者承擔假一賠三且不低於(yu) 500元的賠償(chang) 。
知名博主被罰,警示網絡平台和主播應自覺愛惜羽毛,嚴(yan) 守法律底線。從(cong) “劣質糖水燕窩”到“渾水摸魚牛排”,事實一再證明,侵犯消費者權益,早晚要付出代價(jia) 。直播間絕不是可以肆無忌憚欺詐、“收割”消費者的所在,監管部門也不是“吃素”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