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接續發力 多路金融活水“解渴”民企
民營企業(ye) 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持續灌溉。近日,福建、陝西、上海、河北等地接連出台專(zhuan) 門政策文件、開展專(zhuan) 項行動,引導信貸資源進一步向民企傾(qing) 斜。多地深化政銀企對接機製提高支持政策“直達性”,拓寬股、債(zhai) 等直接融資渠道,打通民營企業(ye) 、尤其是民營中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裏”。
滁州韓上電器是一家集合家電器材研發和海外銷售的民營企業(ye) ,年出口量近1億(yi) 美元,公司出口麵臨(lin) 一定賬期壓力,有迫切的出口融資需求,但企業(ye) 重資產(chan) 有限,傳(chuan) 統的抵質押增信方式難以推行。中信銀行合肥分行在摸排該企業(ye) 融資需求後,聯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提出了信保池融資的解決(jue) 方案,企業(ye) 在投保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後,中信銀行為(wei) 其提供3000萬(wan) 元融資額度,並在今年1至4月累計為(wei) 客戶放款近300萬(wan) 美元。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今年以來,多家金融機構進一步傾(qing) 斜金融資源,加大對民營企業(ye) 的支持力度,上述案例就是一個(ge) 縮影。
而進入二季度以來,把支持民營企業(ye) 發展放在突出位置,金融支持政策進一步加快落地。
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牽頭四部門出台六方麵、16條工作意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會(hui) 同四部門製定印發《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的通知》,提出六方麵22條工作舉(ju) 措;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和上海市工商聯組織開展“金融支持民營經濟服務月”,並發布上海銀行業(ye) 持續優(you) 化小微民營企業(ye) 金融服務倡議……圍繞支持民營企業(ye) 發展,多地政策“組合拳”頻出。
加強信貸資金保障成為(wei) 政策引導的重中之重。如,福建省出台的16條金融舉(ju) 措明確新設福建省中小微企業(ye) “提質增產(chan) 爭(zheng) 效”專(zhuan) 項資金貸款,首期規模100億(yi) 元,省財政安排貼息資金1億(yi) 元,重點加大對符合國家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技術先進、產(chan) 品有市場的民營企業(ye) 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市工商聯聯合舉(ju) 辦民營企業(ye) 銀企對接暨集中授信簽約活動,10家銀行與(yu) 30家民營企業(ye) 現場簽署授信協議,簽約民營企業(ye) 覆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信息科技、交通物流、航天航空等重點領域,授信金額達1200多億(yi) 元。
深化政銀企對接機製,提升金融支持民營企業(ye) 直達性也成為(wei) 政策的重要著力點。
福建省出台的16條金融舉(ju) 措提出,做好民營企業(ye) 金融需求清單推送工作,深化金融機構與(yu) 民營企業(ye) 常態化對接機製,搭建金融機構與(yu) 民營企業(ye) 溝通橋梁,促進互融互通、共享共贏。人民銀行西安分行會(hui) 同四部門製定印發的《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的通知》也提出,建立常態化政銀企對接機製,用好“工信貸”白名單等各類重點企業(ye) 名錄,開展“十行千億(yi) 惠萬(wan) 企”活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不少地方部門已經建立了比較成熟的融資對接平台,並在助推精準匹配信貸供需方麵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記者從(cong) 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ye) 管理部獲悉,其會(hui) 同市工商聯常態化梳理重點民營企業(ye) 融資需求清單,已匯集重點民營企業(ye) 135家,依托長江渝融通貨幣信貸大數據係統推送金融機構全麵對接,一企一台賬持續跟進金融服務,及時響應信貸需求,已累計為(wei) 62家企業(ye) 新發放貸款60億(yi) 元。山東(dong) 省已實施三年的企業(ye) 金融輔導員製度旨在促多元對接和量身定製服務,3月末已結對輔導企業(ye) 49863家,其中民營企業(ye) 占比80%以上。
拓寬民企直接融資渠道也是政策“組合拳”之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會(hui) 同四部門製定印發的《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的通知》強調,推進使用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支持工具,鼓勵央地合作增信,支持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河北省民營經濟領導小組印發的《河北省2023年民營經濟發展工作要點》提出,“為(wei) 擬上市企業(ye) 提供個(ge) 性診斷、業(ye) 務指導、投融資對接等服務,分級分層開展精準服務,有效銜接券商輔導備案,助推符合條件的企業(ye) 盡快上市。”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伴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地生效,民營企業(ye) 融資狀況有望進一步改善。不過,民營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長期來看是一個(ge) 世界性、長期性難題,必須要通過設計實施激勵相容的機製安排,切實提高民營經濟金融服務的覆蓋麵、可得性和便利性。
“實際上,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wei) 支持經營主體(ti) 走出困境,推動宏觀經濟逐步恢複,央行創設了多個(ge)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普惠小微企業(ye) 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ye) 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等,對助力經營主體(ti) 、尤其是民營小微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和恢複生產(chan) 等方麵起到了積極作用。”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未來,在總量上,貨幣政策應突出“有力”,繼續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而在結構上,突出“精準”,繼續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中的長期性工具,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等的支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