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工資水平保持增長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
2022年城鎮單位就業(ye) 人員工資水平保持增長
本報北京5月9日訊(記者熊麗(li) )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ye) 人員平均工資保持增長。
2022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ye) 人員年平均工資為(wei) 114029元,比上年增長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個(ge) 百分點,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4.6%;城鎮私營單位就業(ye) 人員年平均工資為(wei) 65237元,比上年增長3.7%,回落5.2個(ge) 百分點,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1.7%。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ye) 統計司司長王萍萍表示,由於(yu) 種種原因,具體(ti) 到個(ge) 人的工資水平和增速,可能與(yu) 全國平均水平和增速差別較大,這需要從(cong) 行業(ye) 、地區、單位類型、崗位以及單位經營狀況和個(ge) 人具體(ti) 情況出發進行全麵分析,理性看待。
數據顯示,在19個(ge) 行業(ye) 門類中,有18個(ge) 行業(ye) 的就業(ye) 人員平均工資保持增長,其中采礦業(ye) ,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金融業(ye) 等行業(ye) 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以下簡稱“兩(liang) 類單位”)平均工資增速均相對較高;房地產(chan) 行業(ye) 平均工資水平下降,部分人員密集型或接觸型服務業(ye) 平均工資增速較低。
具體(ti) 來看,受國際能源價(jia) 格上漲等因素影響,2022年,采礦業(ye) 兩(liang) 類單位就業(ye) 人員平均工資分別增長12%和9.3%;受人們(men) 對互聯網學習(xi) 、工作、社交和網絡購物需求量較大等因素影響,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兩(liang) 類單位平均工資分別增長9.4%和8.1%;金融業(ye) 兩(liang) 類單位平均工資增速均為(wei) 15.6%,主要受行業(ye) 結構調整、減員增效等因素影響。低工資保險業(ye) 就業(ye) 人員的減少是金融業(ye) 平均工資水平變化較大的主要原因。
王萍萍表示,城鎮單位就業(ye) 人員平均工資的增長變化受多重因素影響,既有宏觀政策、社會(hui) 經濟大環境等外部因素,也有單位改製、用工結構變化等內(nei) 部因素。比如,同為(wei) 農(nong) 林牧漁業(ye) 單位,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的單位性質、從(cong) 事工作所屬行業(ye) 大類、就業(ye) 人員類型都不相同,這些因素都會(hui) 導致工資增速差異較大。教育行業(ye) 城鎮非私營單位多為(wei) 公立學校,而私營單位中培訓機構較多,受經濟形勢變化和政策調整的影響,在平均工資增速上會(hui) 表現出較大差別。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wei) ,不同區域薪資受區域經濟發展、區域行業(ye) 結構影響,行業(ye) 內(nei) 不同企業(ye) 經營效益、不同崗位等也都會(hui) 對員工收入產(chan) 生影響。未來,促進城鎮員工收入增長的關(guan) 鍵是提升全要素生產(chan) 率,同時,不斷優(you) 化區域產(chan) 業(ye) 布局,促進更加合理分配。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從(cong) 結構層麵看,行業(ye) 間、地區間工資水平的差距,反映了我國經濟增長和社會(hui) 發展中客觀存在的城鄉(xiang) 差距、行業(ye) 差距與(yu) 地區差距。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chan) 要素由市場評價(jia) 貢獻、按貢獻決(jue) 定報酬的分配機製下,適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於(yu) 促進資源優(you) 化配置、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都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另外,也需要構建和完善體(ti) 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ti) 係,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提高中低收入群體(ti) 收入,使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yu) 勞動生產(chan) 率提高基本同步,推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 責編:楊亞(ya) 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