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傳統工業從“零”開始轉型創新創業 上海“大零號灣”已入駐硬科技企業3000餘家

發布時間:2023-05-10 10:0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5月9日電 (謝夢圓)“這個(ge) 場地原來是做橡膠工業(ye) 的,這裏生產(chan) 的輪胎可以占當時全國產(chan) 量的三分之一。中國第一條飛機輪胎就是這裏生產(chan) 的。”上海萬(wan) 科華誼萬(wan) 創·新所項目總經理楊曉麗(li) 指著身後紅白相間的廠房說,“我們(men) 把傳(chuan) 統工業(ye) 轉化成現代先進的工業(ye) ,除了技術形態上、空間上的轉型外,產(chan) 業(ye) 的轉型也非常符合現在的發展態勢。”

  8日下午,“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團走進了位於(yu) 上海市閔行區的“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在此看到了一個(ge) 正朝世界級科創灣區目標加速奮進的產(chan) 業(ye) 園區。

  2015年6月,在距離上海交通大學一路之隔的一棟5萬(wan) 平方米的商務樓內(nei) ,“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ye) 集聚區就此起航。“零號灣”這個(ge) 名字,既象征著創新創業(ye) “從(cong) 零開始”,也意味著園區校區真正“零距離”。

  “這裏屬於(yu) 航空八院和上海交通大學輻射範圍內(nei) ,對我們(men) 來說,這個(ge) 區域位置的人才優(you) 勢是非常明顯的,我們(men) 很多老同事都在這附近工作生活。”上海穹窿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於(yu) 此,該公司總經理譚俊畢業(ye) 於(yu) 上海交通大學,談及是否在周邊開發產(chan) 業(ye) 鏈,他笑道,“供應鏈我們(men) 肯定是優(you) 選周邊的,因為(wei) 這周邊幾家企業(ye) 基本上不是我的師兄,就是我的師弟開的,都在逐步尋求合作。”

  從(cong) 建立之初起,“零號灣”便旨在重點培育和孵化科技型創業(ye) 企業(ye) ,園區內(nei) 為(wei) 創業(ye) 者提供免費的孵化場所,提供一條龍的工商、稅務、財務記賬、法律、人才、政策、投資基金等公共和中介服務,讓創業(ye) 者專(zhuan) 注於(yu) 項目。

  “我們(men) 這些學院派的創業(ye) 者本身是缺乏產(chan) 業(ye) 經驗的,但在這裏我們(men) 可以享受到產(chan) 業(ye) 的輔導,就像我們(men) 每周都會(hui) 參加創始人例會(hui) 。”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束小康介紹說,在創始人例會(hui) 上會(hui) 進行知識產(chan) 權方麵的輔導,“我們(men) 也是在這樣的輔導下取得了更多的知識產(chan) 權,而且這些知識產(chan) 權是真正能夠保護到企業(ye) 的產(chan) 品或者說技術發展的。”

  據悉,該區域1.6萬(wan) 平方米的一門式“大零號灣”科創服務大廈集聚了行政服務中心、科創服務中心和人才服務中心,為(wei) 企業(ye) 和創業(ye) 者提供行政、科技、創業(ye) 、人才、會(hui) 務等多功能一站式服務。另外,針對科創企業(ye) 對知識產(chan) 權和成果轉化的核心需求,這裏還引入了上海知識產(chan) 權交易中心、國際技術交易市場和技術交易所等市場化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

  回顧入駐“大零號灣”幾年來的感受,束小康說:“感受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men) 公司門前的劍川路越來越堵了,這就意味著在這條路上創業(ye) 的人越來越多了。”

  目前入駐“大零號灣”的新賽道企業(ye) 已到700家,超七成都是科技型企業(ye) ,遍布在新能源、高端製造、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賽道。其中既有像寧德時代未來能源研究院,歌爾光學這樣的行業(ye) 龍頭的研發中心,也有本土培育的上市公司,更有50家以上已經獲得融資、快速發展的企業(ye) 。

  “‘大零號灣’的建設的平台剛剛起步,希望在10年左右時間能形成百家科創龍頭企業(ye) ,兩(liang) 千億(yi) 的產(chan) 業(ye) 規模,同時達到一萬(wan) 億(yi) 元市值的企業(ye) 集群。我們(men) 希望能夠‘大零號灣’真正成為(wei) 上海科創中心新引擎。”上海南濱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dang) 委委員、副總經理葉隆說。(完)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