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外賣包裝費豈能“套路”消費者

發布時間:2023-05-16 10:08:00來源: 新民晚報

  點了20元的外賣,包裝費卻要8元!市民朱先生(化名)的遭遇這兩(liang) 天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外賣包裝費該不該收?一些外賣平台表示,因為(wei) 國家有關(guan) 政策要求,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所以對外賣商品進行打包時,需要收取相應的包裝費用。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外賣商家收取包裝費也無可非議。但是讓消費者感到困惑的是,不同商家的外賣包裝費各不相同,有些甚至高得離譜。有網友吐槽,買(mai) 了2元的饅頭被收了3元的打包費,也有人點了12種食材,總共也就40元,卻被收了14.99元打包費。

  外賣包裝費應該收多少呢?平台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像一家燒烤店包裝費的標準:烤牛羊肉串、大串裏脊肉、烤金針菇等為(wei) 0.3元/份,麵筋、烤娃娃菜、雞中翅、魷魚須、黃心土豆等為(wei) 0.2元/份,蒜蓉粉絲(si) 茄子1元/份,其中有不少食物其實可以合並包裝,但商家還是點一算一。多點一份食物就多一份包裝,不僅(jin) 增加了消費者的支出,也會(hui) 造成因過度包裝產(chan) 生的汙染問題。

  外賣包裝費應該規範化、統一化,而不應該成為(wei) 商家的額外“收入”。像一些商家對於(yu) 不打折的套餐並不會(hui) 收取包裝費,而打折後的套餐卻收取,這明顯是為(wei) 了彌補打折後的利潤損失。比如有的店鋪滿多少可以減3元,如果包裝費這一項又增加了二三元,相當於(yu) 給消費者優(you) 惠了個(ge) “寂寞”。對於(yu) 這些,消費者也無法選擇,隻能陷入“套路”。

  外賣收取包裝費是市場行為(wei) ,價(jia) 格可以由市場來調節,但關(guan) 鍵是要明碼標價(jia) ,並給予消費者選擇權。此前,曾有一家電商每筆訂單收取1元包裝費,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定“強迫消費者購買(mai) 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予以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並罰款。這對於(yu) 肆意確定包裝費的外賣商家來說,也是一種警示。

  除了有關(guan) 部門加強監管之外,外賣平台也要暢通投訴反饋機製。像美團平台會(hui) 通過宣導、端內(nei) 提醒等方式持續引導商戶規範、合理設置包裝費。如果消費者發現商戶有設置不合理包裝費的行為(wei) ,可撥打客服熱線進行投訴。

  外賣需要明碼標價(jia) ,包裝費也不能“暗箱操作”。隻有保障好消費者的知情權,才能促進整個(ge) 行業(ye) 良性發展。(方翔)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