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型研發機構發揮更大作用
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健康有序發展,對於(yu)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意義(yi) 重大
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發布的《2022年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新型研發機構共計2412家,同比增長12.7%。新型研發機構一般被稱作“四不像”,是因為(wei) 這些研發機構“不完全像大學、不完全像科研院所、不完全像企業(ye) 、不完全像事業(ye) 單位”。憑借全新的組織形式和體(ti) 製機製,新型研發機構在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wei) 區域創新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比傳(chuan) 統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主要“新”在體(ti) 製機製——投資主體(ti) 多元化、運行機製市場化、用人機製靈活化。這樣的特質決(jue) 定了新型研發機構在成立之初,便樹立了麵向市場、服務產(chan) 業(ye) 的創新目標,圍繞實際需求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以武漢光電工研院為(wei) 例,他們(men) 瞄準光電子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鍵共性技術,搭建公共服務平台,有效打通了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和人才鏈。
近年來,伴隨著一係列支持政策出台,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加速落地並穩步發展。這些新型研發機構在集聚高質量人才、為(wei) 企業(ye) 提供有效技術供給、促進科技成果產(chan) 業(ye) 化等方麵作用顯著,成為(wei) 推動創新的生力軍(jun) 。同時,在協同創新、人才吸引、科研合作、前沿技術增量供給等方麵積累了不少經驗,探索了科技、產(chan) 業(ye) 、資本等要素結合的有效途徑。
同時也要看到,這些新型研發機構整體(ti) 上仍處於(yu) 探索階段。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蓬勃興(xing) 起,科技創新成為(wei) 關(guan) 鍵變量,新型研發機構在引領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深化產(chan) 學研合作等方麵可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健康有序發展,對於(yu)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意義(yi) 重大。
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發揮更大作用,需要繼續強化政策引導。要進一步細化新型研發機構分類、經費資助、人才引進、稅收優(you) 惠、股權激勵等支持政策;支持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發揮優(you) 勢,和企業(ye) 共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製定針對性更強的扶持政策。比如,在經費資助上,要鼓勵多元化投入;在資源配置上,增強其資源聚集和產(chan) 業(ye) 提升能力。
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發揮更大作用,還要充分發揮新型研發機構在體(ti) 製機製上的創新優(you) 勢,進一步推動製度創新,充分釋放創新主體(ti) 活力。如深化科研自主權、職務科技成果權屬等改革,探索建立更加科學的激勵機製;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優(you) 秀人才加入;建立健全關(guan) 於(yu) 新型研發機構的績效評價(jia) 機製,根據評價(jia) 結果給予相應支持。通過政策引導和措施保障,不斷促進新型研發機構健康有序發展,從(cong) 而進一步優(you) 化我國科研力量布局,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深度融合。(高燕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