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斬斷伸向孩子的“黑手” 36名未成年人經強製報告被徐州檢察機關救助
本報通訊員 唐穎 張誌遠
4月3日,皖北一戶人家,5歲的晨晨迎來了探望她的江蘇省徐州市人民檢察院和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們(men) 。一度生命垂危的晨晨,經過蘇皖兩(liang) 地檢察機關(guan) 攜手職能部門共同救助,終於(yu) 恢複了健康。4月7日,晨晨第一次走進了幼兒(er) 園。
晨晨是徐州市檢察機關(guan) 2022年8月起探索踐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製報告製度,創新推出“藍風鈴”強製報告辦案係統(以下簡稱“藍風鈴”)所救助的36名未成年人之一。
“為(wei) 了讓更多人關(guan) 注隱秘的角落,斬斷伸向孩子的‘黑手’,目前全市已有1.58萬(wan) 名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行業(ye) 用戶注冊(ce) 使用這個(ge) 係統。”徐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張岩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一旦發現異常情況
打開手機就可報告
晨晨是安徽某縣的女童。父母離異後,她跟隨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qin) 生活,但卻在母親(qin) 發病期間身體(ti) 慘遭嚴(yan) 重傷(shang) 害。當地醫院無力救治,晨晨被送到了徐州三甲醫院ICU搶救。倍感心痛的主治醫生撥打110,同時在手機端填報了“藍風鈴”。
2023年1月20日,時任徐州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趙卿接到了信息,根據“藍風鈴”協作機製,立刻與(yu) 衛生健康委、婦聯、民政、公安等多家單位聯係,共同救助晨晨。檢察官還聯係了晨晨所在的安徽某市未檢部門負責人,協商女童的後續安置和康複護理問題。經過搶救,晨晨脫離了危險,轉回當地醫院康複治療。一個(ge) 多月後,在檢察機關(guan) 關(guan) 心下,她順利回到父親(qin) 家,和7歲的哥哥一起生活。
“有未成年孩子來做檢查或治療,醫生發現異常,都會(hui) 第一時間填報‘藍風鈴’。有的報告當天,公安機關(guan) 就立案偵(zhen) 查了。”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婦兒(er) 處副處長呂雲(yun) 慧介紹,目前徐州全市3000多家醫療機構都有專(zhuan) 人負責填報,隨著這項工作意義(yi) 得到廣泛認可,很多醫生也加入了主動填報的行列。
“對於(yu) 應該履行報告義(yi) 務而未履行的行業(ye) 及人員,檢察機關(guan) 建議有關(guan) 部門堅決(jue) 追責。”賈汪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吳旋介紹,在辦理一起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時,發現一家醫院沒有履行報告義(yi) 務,向衛生健康委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對二人追究責任。
記者打開手機微信小程序搜索“藍風鈴”,帶著檢徽的“藍風鈴”跳了出來。“我們(men) 選擇微信小程序來搭載‘藍風鈴’,無需安裝App,快捷方便,任何人打開手機都可以報告。”泉山區人民檢察院未檢部門負責人李香告訴記者。
針對強製報告義(yi) 務主體(ti) 不同,係統分設普通用戶和行業(ye) 用戶。在普通用戶界麵,任何人都可以點擊進入,實現一鍵舉(ju) 報。而對於(yu) 負有強製報告義(yi) 務的村居委會(hui) 、賓館、醫院、學校等特殊主體(ti) ,係統設置為(wei) “行業(ye) 用戶”,可以一鍵舉(ju) 報,還要進行月報告。檢察官通過梳理“雲(yun) 報告”案事件線索,及時與(yu) 職能部門聯係、跟進案事件辦理,係統界麵清晰顯示工作進展。
同時,“藍風鈴”通過數據模型運算,對主管部門是否存在監管不力、履職不力等線索開展分析,為(wei) 強化法律監督、深化能動履職、做實訴源治理提供係統性依據。
全麵覆蓋一家不落
落實強製報告製度
2020年6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監察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等九部門共同出台《關(guan) 於(yu) 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製報告製度的意見(試行)》,要求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行業(ye) 和人員,發現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麵臨(lin) 其他危險情形的,應當立即向有關(guan) 部門報告,對於(yu) 不報告的行為(wei) 要予以追責。
這項製度被寫(xie) 入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2021年6月1日起實施。兩(liang) 年間,全國檢察機關(guan) 發現應當報告而不報告的案件超過1600件。
2021年初,兩(liang) 名男子把兩(liang) 個(ge) 未成年少女哄騙到酒館裏灌醉,然後扶著步履踉蹌的女孩開房,卻沒有引起從(cong) 業(ye) 者的警覺。當天夜裏,他們(men) 對兩(liang) 個(ge) 女孩實施了侵犯。由於(yu) 賓館沒有履行強製報告義(yi) 務,導致本應避免的案件發生,檢察機關(guan) 建議公安機關(guan) 對賓館行政處罰,並支持受害少女向賓館索要精神損害賠償(chang) ,少女終獲賠償(chang) 金。
“強製報告製度落實不到位,犯罪黑數將持續存在,會(hui) 有更多孩子受到侵害。必須通過數字賦能,打通強製報告‘最後一公裏’。”趙卿告訴記者。
2022年8月,徐州市檢察院研發的“藍風鈴”上線,得到公安、教育、婦聯、民政、衛生健康委、共青團等部門的大力支持。針對重點領域住宿業(ye) ,檢察院聯合公安開展“藍風鈴”專(zhuan) 項行動,根據大數據比對,推動全市住宿業(ye) 注冊(ce) ,全麵覆蓋,一家不落。
賈汪區某賓館從(cong) 業(ye) 人員林女士發現,幾名男子帶著兩(liang) 個(ge) 稚氣未脫的女孩準備入住,她警覺地要求女孩提供監護人的聯係方式被拒絕。她果斷拒絕辦理入住,並通過“藍風鈴”上報。根據這條線索,一起強奸案得以告破。
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徐州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通知,推廣應用“藍風鈴”。目前全市2900餘(yu) 名婦聯主任、3500多家醫療機構、320名未保共青團誌願者等統一注冊(ce) ,已有15872位行業(ye) 用戶注冊(ce) ,收到各類線索90餘(yu) 條,刑事立案13件,目前在查12件,通過各種途徑幫助36名未成年人脫離困境。
能動司法融合履職
保護未成年人權益
2023年初,為(wei) 了契合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反家庭暴力法的要求,檢察機關(guan) 擴容“藍風鈴”,將成年女性納入保護範圍,要求相關(guan) 組織和個(ge) 人發現婦女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侵害的,可以通過“藍風鈴”一鍵舉(ju) 報。
徐州市檢察院檢察長王旭奇介紹,“藍風鈴”不隻是對遭受犯罪侵害的婦女兒(er) 童提供保護,而是通過“四大檢察”能動司法、融合履職,促使相關(guan) 部門形成合力,一體(ti) 推進未成年人權益綜合保護。
2023年1月,有人向社區反映,一離異家庭的9歲女孩身上有多處傷(shang) 痕,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社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通過“藍風鈴”辦案係統上報。檢察機關(guan) 迅速介入,與(yu) 公安、婦聯等組織聯動處置,指定女孩母親(qin) 為(wei) 臨(lin) 時照料人。女孩母親(qin) 現已向法院提起變更監護權的訴訟請求。
隨著“藍風鈴”日益為(wei) 更多人知曉,在更廣層麵上實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全麵綜合保護。一所職業(ye) 學校的3名學生與(yu) 另1名學生因口角發生肢體(ti) 衝(chong) 突,致其受輕微傷(shang) ,學校擬對3人開除學籍。3個(ge) 孩子的家長一籌莫展之時,聽說“藍風鈴”可以幫助未成年人維權,立刻填報了“藍風鈴”。
檢察官接到報告後,通過教育行政部門,從(cong) 情理法三方麵與(yu) 學校溝通:“青春期的孩子,有時會(hui) 因一時衝(chong) 動犯錯,如果我們(men) 拉一把,他們(men) 就能回歸正常的人生軌跡。如果我們(men) 推一把,他們(men) 可能真的就滑向深淵了。”最終,3名學生留校察看,保留學籍,表示一定痛改前非。
對此,致力於(yu) 推動少年司法進步的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宋英輝評價(jia) 道:“家庭、學校、社會(hui) 、網絡、政府、司法六位一體(ti) 的未成年人保護,任何一塊出現短板都會(hui) 帶來‘木桶效應’。徐州市檢察機關(guan) 研發的‘藍風鈴’,以‘我管’促職能部門‘都管’,共同打造保護未成年人‘數字化銅牆鐵壁’的探索,值得充分肯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