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全域皆美景 城市更和美
“到處都有綠地、休閑廣場,日子越來越幸福。”“文化服務很精細,生活豐(feng) 富極了。”“文旅商圈、景點特色十足,在家門口享受到了‘詩和遠方’的美好。”不少市民遊客感歎:濰坊發展日新月異,生活環境越變越好,獲得感幸福感更足了。
山東(dong) 省濰坊市自入圍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工作以來,城市更新的步伐不斷加快。近年來,為(wei) 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活力,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充分發揮文旅產(chan) 業(ye) 的輻射和引領作用,依托當地豐(feng) 富的文旅資源,帶動全行業(ye) 走出了一條以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城市煥新,建設和美城市的道路。
產(chan) 業(ye) 煥新更宜居
“這裏成了家門口的花園!市民在產(chan) 業(ye) 園內(nei) 打卡觀光,好生愜意。” 從(cong) 百年老廠區變身新地標,濰坊1532文化產(chan) 業(ye) 園成為(wei) 濰坊城市更新的典範。園區附近市民於(yu) 婷婷介紹,產(chan) 業(ye) 園的前身是有著百年曆史的煙葉複烤廠。在保留老廠址曆史風貌的基礎上,園區依托自身特色打造了集遊覽、休閑、娛樂(le) 為(wei) 一體(ti) 的旅遊景區。
“我們(men) 對曆史文化遺跡進行保護開發,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同時加入網紅、年輕社群、夜間經濟等元素,為(wei) 市民遊客打造了有生活、有品質、有溫度的居遊新業(ye) 態。”濰坊1532文化產(chan) 業(ye) 園負責人李尊鋒介紹,目前產(chan) 業(ye) 園打造了兒(er) 童娛樂(le) 中心、青年社交休閑中心等場所,詮釋了多元社交生活方式和時尚創意生活美學的新理念。
“群眾(zhong) 步行15分鍾就可享受空間美化、功能優(you) 化、服務優(you) 質以及多元公共文化服務的空間地域。”近日,臨(lin) 朐縣嵩山生態旅遊區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麵的啟動儀(yi) 式,臨(lin) 朐縣嵩山鄉(xiang) 村會(hui) 客廳啟用。近年來,臨(lin) 朐縣積極打造高品質文化生活圈,滿足了群眾(zhong) 居遊共享的多元需求。嵩山鄉(xiang) 村會(hui) 客廳就是臨(lin) 朐縣高品質文化生活圈的生動詮釋。
臨(lin) 朐縣文化和旅遊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朱占花介紹,嵩山鄉(xiang) 村會(hui) 客廳占地3000平方米,集吃、住、娛、樂(le) 、購等功能於(yu) 一體(ti) ,配備茶室、閱讀室、活動間、農(nong) 產(chan) 品展示中心和民宿、露天帳篷等服務設施。“會(hui) 客廳不僅(jin) 讓當地村民成為(wei) 受益者,更讓他們(men) 成為(wei) 參與(yu) 者。”
“我們(men) 感受到了生活的充實和美好,感覺自己積蓄已久的文化創造熱情也被激活了。”旅遊區村民王梅介紹,現在“一周一節會(hui) ”,鄉(xiang) 土劇團、秧歌、腰鼓、呂劇等節目輪番上演,在家門口既能當演員,還能看表演,村民們(men) 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產(chan) 業(ye) 引領更宜業(ye)
2023年濰坊第二屆城市消費節暨“山東(dong) 手造·濰有尚品”手造文化節近期在濰坊市鳳溪地萬(wan) 物集夜市舉(ju) 辦。特色美食、休閑遊樂(le) 、國潮手造三大展區內(nei) 遊人如織,市民遊客沉浸式體(ti) 驗“濰坊夜遊”魅力,品嚐各地網紅美食。
“前來逛夜市的市民絡繹不絕。我的生意也忙起來了,這可比實體(ti) 店強多了。”在鳳溪地萬(wan) 物集夜市,董玉乾的冰湯圓攤位前有不少顧客排隊。“現在每晚營業(ye) 額可達3000元。”董玉乾介紹。
近年來,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實施城市漫遊精品工程,積極培育夜間文旅消費新項目,鳳溪地萬(wan) 物集夜市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項目。鳳溪地萬(wan) 物集夜市全長約560米,規劃攤位近300個(ge) 。目前,該項目可提供400餘(yu) 個(ge) 就業(ye) 崗位,擺攤還可享受一係列優(you) 惠政策。
從(cong) “農(nong) 家樂(le) ”到“鄉(xiang) 村旅遊”,再到“鄉(xiang) 村度假”並向“鄉(xiang) 村生活”轉型……近年來,在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的推動下,濰坊持續推進文旅富民行動,提升鄉(xiang) 村遊發展質量,構建了完備的“吃、住、行、遊、購、娛”鄉(xiang) 村服務體(ti) 係,打造成“文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典範。
“工作之餘(yu) ,市民遊客可以到村裏體(ti) 驗采摘、觀光休閑,感受美好鄉(xiang) 村生活。”前闕莊村支部書(shu) 記於(yu) 英智介紹,在農(nong) 莊農(nong) 場旅遊的基礎上,前闕莊村積極探索“旅遊+觀光農(nong) 業(ye) ”沉浸式休閑模式,不斷豐(feng) 富拓展文旅項目,打造兒(er) 童萌寵樂(le) 園、農(nong) 事體(ti) 驗等主題展館,年接待遊客近10萬(wan) 人次,村民實現了就近就業(ye) 、增收致富。
產(chan) 業(ye) 布局更宜遊
從(cong) 鄉(xiang) 間小路到旅遊自駕路、從(cong) 海邊遊到海洋旅遊體(ti) 驗廊道、從(cong) 小夜市到夜間消費集聚區……當下,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正在認真謀劃文旅發展布局,推動文化和旅遊成為(wei) 市民遊客學習(xi) 生活、感知美麗(li) 濰坊的重要方式。
“我們(men) 將匯集各縣(市、區)獨特的旅遊資源,將濰坊打造成一個(ge) 有機結合的‘大景區’。”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權文鬆介紹,濰坊市將構建“三帶聯動、集群發展”的文旅融合新格局,形成全域旅遊大市場。在南部地區,以“齊魯天路”旅遊路為(wei) 軸,串聯沂山、青州古城等景區景點,打造“山水民俗休閑帶”。在北部地區,依托瀕海資源,將“渤海之眼”等特色項目串珠成鏈,建設“讀海、親(qin) 海、品海”的休閑旅遊黃金海岸。在中心城區,加快建設“元宇宙+”等項目,培育元宇宙沉浸式體(ti) 驗“網紅打卡地”,聚力打造“元宇宙文旅體(ti) 驗帶”。
為(wei) 讓文旅產(chan) 業(ye) 布局內(nei) 容更加精彩,濰坊市還不斷豐(feng) 富文旅產(chan) 品供給,做好紅色文化、非遺項目等文章,打造超然台、鄭板橋紀念館等文旅場館,拓展“沉浸體(ti) 驗遊”,開發房車露營地、滑雪場等潮玩場所和時尚餐廳、城市書(shu) 房等,為(wei) 市民遊客開辟了休閑放鬆的“第三空間”。
“濰坊全域皆旅遊,步步皆美景,出門即公園。”來自青島的遊客孫萌說,濰坊是休閑度假好去處,乘坐“渤海之眼摩天輪”,觀海吹風釋放壓力,到離市區不遠的浮煙山景區可以徒步露營、騎行觀光。
而今,濰坊越來越多的公共空間成為(wei) 城市旅遊的新地標和居遊共享的“第三空間”,越來越多的精品化旅遊項目也成為(wei) 遊客到濰坊的重要選擇。(吳學宏 王增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