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自然指數貢獻份額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發布時間:2023-05-23 10:28:00來源: 人民日報

  最新發布的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國在2022年的自然指數貢獻份額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自然指數由國際知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下屬機構編製並定期發布。它根據《自然》係列、《科學》等全球82種高質量期刊,統計有關(guan) 機構、國家或地區在這些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數據庫。運用該數據庫,可以根據各機構的論文發表數量及類別來排名。本次榜單基於(yu)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自然指數數據。

  在國家和地區榜單中,根據自然指數的關(guan) 鍵指標“貢獻份額”,中國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國為(wei) 17610.47,前10名還包括德國、英國、日本、法國、韓國、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中國機構貢獻份額排行表現優(you) 異。榜單顯示,19家中國機構躋身全球50強,其中中國科學院位列首位。進入前10名的中國機構還有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看領域,化學是中國實力最強的學科之一,全球化學科研貢獻份額前10名的機構中,9家來自中國。地球與(yu) 環境類別中,全球科研貢獻份額前10名的機構中,6家來自中國。

  據了解,自然指數主要采用論文數和貢獻份額兩(liang) 種科研產(chan) 出計算方法。其中,論文數是指一篇文章不論有一個(ge) 還是多個(ge) 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國家/地區或機構都獲得1分;貢獻份額采用分數式計量方法計算每篇論文作者的貢獻份額。一篇論文總分值為(wei) 1,每位作者被認為(wei) 對文章有相同的貢獻,分值在所有作者中平均分配。對於(yu) 隸屬於(yu) 多個(ge) 機構的作者,貢獻份額則在各機構間平均分配。

  自2014年11月自然指數首次發布以來,我國的自然指數貢獻份額不斷增加。比如,在2022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列出的2020至2021年上升最快的50家機構中,前31家均來自中國。

  此外,近年來,我國發表的論文質量也不斷提升。去年12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公布《2022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熱點論文世界占比持續增長,世界熱點論文數量首次排名第一位;高被引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排名第二位,占世界份額提升近3個(ge) 百分點。高被引論文數量是衡量研究影響力的一個(ge) 關(guan) 鍵指標,通常情況下,論文被引用次數越多,就越證明其受到學界認可。

  專(zhuan) 家表示,自然指數是反映基礎研究實力的參考指標。我國基礎研究整體(ti) 水平穩步提升,與(yu) 持續投入息息相關(guan) 。過去10多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穩步增長,2022年基礎研究經費達1951億(yi) 元,是2012年的3.9倍,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比重連續4年超過6%。

  麵向未來,專(zhuan) 家認為(wei) ,進一步提高我國科技創新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必要通過完善科研評價(jia) 體(ti) 係等方式,努力產(chan) 出更多從(cong) “0”到“1”的原創性成果。同時,鼓勵科研人員從(cong) 國家重大需求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問題中凝練科學問題,讓科研成果更好為(wei) 生產(chan) 生活服務。記者 喻思南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