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體化:“協同紅利”不斷釋放

發布時間:2023-06-06 09:2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聚焦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丁一鳴 常河 顏維琦 蘇雁 陸健 孟歆迪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武鷺帥

  劉欣然每天都要“跨省”。早上7點半,她如常來到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客運中心,登上前往江蘇省南京市地鐵林場站的公交車,抵達林場站後再轉乘10分鍾地鐵,即達公司樓下。在來安縣,與(yu) 劉欣然路線大體(ti) 一致的“跨省族”每天不下5000人次。

  “我現在每天通勤成本也就10來塊錢。‘跨省公交’開通前,大巴單趟就要15塊錢,一個(ge) 月通勤成本接近1000塊,實在是‘壓力山大’。”窗外掠過兩(liang) 省的風景,車輛駛離似有似無的省界,在劉欣然心裏,安徽與(yu) 江蘇早已沒有了“界線”。

  如今,隨著滁寧城際鐵路建設不斷傳(chuan) 來好消息,劉欣然心裏又有了新盼頭,那就是乘城鐵去南京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鴨血粉絲(si) 湯。“跨省?小事一樁!”劉欣然笑著告訴記者。

  一體(ti) 發展,交通先行。當前,“公路上的長三角”“軌道上的長三角”“航道上的長三角”越織越密,長三角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加強,“一家人”串起門來更加便利。

  “溜溜達達就來了一次‘跨省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居民陳朵邁過一條橫跨元蕩湖、長度585米的橋,就來到了上海市青浦區。“群眾(zhong) ‘跨界無感’的背後,是製度改革的不斷深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hui) 副主任張忠偉(wei) 說。

  2019年11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正式揭牌,範圍涵蓋上海青浦區、江蘇蘇州吳江區和浙江嘉興(xing) 嘉善縣,麵積約2300平方公裏。3年多來,示範區已形成100餘(yu) 項具有開創性的一體(ti) 化製度創新成果,其中數十項麵向全國複製推廣。

  從(cong) 前,上海和江蘇的行政邊界非常明顯,難免出現“斷頭路”,盡管打通道路從(cong) 工程操作層麵比較簡單,但難的是省域製度不同。為(wei) 此,上海和江蘇水務部門持續溝通協商約3個(ge) 月,最終形成了一套“製度範本”——《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跨域項目水務準予行政許可判定書(shu) 》,並委托上海市青浦區建設單位代建。辦理手續時,建設單位隻需進一個(ge) 門、送一套材料、出一個(ge) 批文。

  一張藍圖管全域。今年5月24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水鄉(xiang) 客廳國土空間詳細規劃(2021—2035年)》在上海發布。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跨省域國土空間詳細規劃,該規劃將為(wei) 水鄉(xiang) 客廳開發建設、用途管製和規劃許可提供法定依據。張忠偉(wei) 介紹,水鄉(xiang) 客廳的規劃範圍以長三角原點為(wei) 中心,包括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黎裏鎮、浙江省嘉興(xing) 市嘉善縣西塘鎮和姚莊鎮四個(ge) 鎮各一部分,總麵積約35.8平方公裏,將打造成為(wei) 長三角一體(ti) 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的製度創新試驗田。

  一體(ti) 化疾風勁吹,除了看得見的地緣優(you) 勢,諸多“看不見”的壁壘正在被打破。“汾湖人常說,‘五分鍾走遍江浙滬’。區位優(you) 勢固然重要,然而當前隨著示範區建設深入推進,跨城就醫、入學、住房等‘剛需’也不再是難題,這對我們(men) 引來人才、留住人才幫助很大。”位於(yu) 江蘇蘇州吳江汾湖高新區(黎裏鎮)的永鼎光電子公司總經理李鑫表示。

  隨著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不斷邁向更高質量,“一地六縣”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地六縣”產(chan) 業(ye) 合作區,“一地”是指上海光明集團綠色發展基地(白茅嶺農(nong) 場),“六縣”是指江蘇省溧陽市、宜興(xing) 市,浙江省長興(xing) 縣、安吉縣以及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廣德市。當前,安徽廣德、郎溪與(yu) 江蘇溧陽已累計推出“跨省通辦”事項114個(ge) ,涵蓋企業(ye) 開辦、新生兒(er) 入戶等高頻服務事項。在尋求一體(ti) 化“最大公約數”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協同紅利”被不斷釋放。

  “我們(men) 就是衝(chong) 著‘一地六縣’來的!”廣德經開區三家企業(ye) ——諾達佳智能製造、鼎為(wei) 光電、威灝光電,今年抱團從(cong) 蘇州而來,同時落戶廣德。三家企業(ye) 互為(wei) 上下遊,各自老板也是多年好友,這次他們(men) 每戶投資5億(yi) 元、各占地50畝(mu) ,準備在廣德大幹一場。“‘一地六縣’這塊金字招牌,是廣德發展最大的‘勢’。”廣德經開區黨(dang) 工委委員王翠如是說。

  交通一體(ti) 化、生態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教育醫療一體(ti) 化……一體(ti) 化,已經深深融入長三角,折射出共建共享的力度、速度與(yu) 溫度。

  “受益最多的還是學生。”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嘉善實驗學校校長王佳晨告訴記者,合作辦學以來,在浙江嘉善的學生們(men) 不僅(jin) 能享受上海高校的專(zhuan) 項獎學金,還能和上海高校老師麵對麵交流,感受名校風采。“上海理工大學重視科創教育的基因,也傳(chuan) 承到了我們(men) 這樣一所上海市外的學校。”王佳晨說,學校開設了3D打印課,每個(ge) 學期學生們(men) 都會(hui) 帶著任務到嘉善縣多個(ge) 高新科技企業(ye) 進行研學,“長三角一體(ti) 化的風,吹到了嘉善,落在了孩子們(men) 身上,成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不斷邁向更高質量的今天,一市三省攥指成拳,變“加法”為(wei) “乘法”,讓“人享其行、物暢其流”,讓更多要素在這方熱土充分湧流。

  聽!風從(cong) 海上來。看!潮湧長三角。長三角,正加速成長為(wei) 新時代中國的“增長極”“樣板間”和“新高地”!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