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最高法:一體推進自然遺跡和人文遺跡司法保護

發布時間:2023-06-06 09:2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北京6月5日電(記者靳昊 通訊員王舒雯)最高人民法院5日在京發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22)》。報告顯示,2022年人民法院貫徹國家總體(ti) 安全觀,一體(ti) 推進自然遺跡和人文遺跡司法保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生物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取得顯著成效。

  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麵,貴州法院建立“鳳岡(gang) 縣茶產(chan) 業(ye) 生物多樣性環境保護法官工作站”,構建涵蓋茶產(chan) 業(ye) “種植、生產(chan) 、加工、銷售”全鏈條一體(ti) 化防範保護機製。雲(yun) 南法院在西黑冠長臂猿保護地、寬葉木蘭(lan) 化石保護區、中國犀鳥穀、雙柏恐龍河自然保護區綠孔雀家園等地設立法律服務點或巡回審判點,為(wei) 當地特有物種及其生境提供有力司法保護。

  長江流域法院助力實施長江十年禁漁,積極參與(yu) 保護水生動植物專(zhuan) 項行動,依法嚴(yan) 懲非法捕撈長江珍稀特有魚類的犯罪行為(wei) 。重慶法院依法懲治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長江鱘的犯罪行為(wei) ,保護長江流域特有的“水中活化石”。黑龍江法院積極參與(yu) “嚴(yan) 厲打擊盜采泥炭黑土行為(wei) 專(zhuan) 項整治百日行動”,依法審理盜采泥炭黑土係列案件並對其中7起集中公開宣判,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貴州、廣東(dong) 等地法院開展“拯救蚯蚓”行動,在“電蚯蚓”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依法判令相關(guan) 責任主體(ti) 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責任,助力耕地全麵保護。

  各地法院依法懲處妨害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犯罪行為(wei) ,注重文化遺產(chan) 、自然遺跡與(yu) 生態環境一體(ti) 保護、有效修複和係統治理。江西瑞金法院妥善審理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彈洞前村壁”房屋物權糾紛案,強化釋法析理促進矛盾糾紛妥善化解。浙江慈溪法院在審理涉浙江省革命文物龍山抗日碉堡群行政公益訴訟案中,聯合檢察機關(guan) ,協調文物保護行政部門、屬地鎮政府等修複受損的龍山抗日碉堡群,使其恢複原貌。河南安陽中院參與(yu) 共建殷墟保護行政司法聯動協作機製,保護曆史遺跡。

  據統計,2022年全國法院共受理一審環境資源案件273177件,審結246104件。其中,受理環境公益訴訟案件5885件,審結4582件。截至202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和30個(ge) 高級法院以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分院均已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繼南京、蘭(lan) 州、昆明、鄭州設立環境資源法庭後,最高法批準設立長春、烏(wu) 魯木齊環境資源法庭,專(zhuan) 業(ye) 機構四級法院全覆蓋不斷完善。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