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些汽車品牌基礎功能也要花錢買套餐引質疑

發布時間:2023-06-06 09:32:00來源: 工人日報

  當前的汽車付費會(hui) 員服務,主要集中在自動駕駛功能、車輛性能改進、車聯網娛樂(le) 功能等領域,但一些汽車品牌卻將付費項目向基礎功能延伸,並且有套娃式付費的苗頭,引起不少消費者的質疑。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車企應該多傾(qing) 聽消費者呼聲,要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在合理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力求服務多樣化。

  付費會(hui) 員服務已廣泛存在於(yu) 各類互聯網產(chan) 品中,近年來,有向汽車領域蔓延之勢。

  記者了解到,目前有多家車企推出了付費會(hui) 員服務。不過,一些汽車品牌將付費項目向基礎功能延伸,並且有套娃式付費的苗頭,引起不少消費者的質疑。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要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汽車的付費會(hui) 員服務亟待進一步規範和優(you) 化。

  基礎功能收費引質疑

  近日,剛購新車不久的胡先生在汽車訂閱服務上遇到了煩惱。他告訴記者,這款車參數配置表裏明確標明遠程啟動功能是標配。但使用不久後卻收到提醒說,遠程啟動服務套餐將於(yu) 今年7月到期,續費1年需花299元。

  “花了幾十萬(wan) 元買(mai) 的車,每年還需要花錢才能使用本來的功能,有種被‘割韭菜’的感覺。”胡先生質疑道。

  隨著汽車智能化的普及,汽車的付費項目越來越多,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其中,自動駕駛選裝包、車聯網功能等多種軟件訂閱服務已經在越來越多的車型上有所體(ti) 現。而部分服務項目的收費也不斷上漲。如某新能源汽車的全自動駕駛係統,其國內(nei) 的選配價(jia) 格已經從(cong) 此前的5.6萬(wan) 元上漲到6.4萬(wan) 元。

  令消費者更為(wei) 不滿的是,不少車企把訂閱模式擴大到基本功能上。記者了解到,不少汽車品牌開始在方向盤加熱、座椅加熱、座椅通風、後輪轉向等功能上采取付費會(hui) 員模式。

  北京消費者趙昌欣告訴記者,他於(yu) 今年初購買(mai) 了一款豪華汽車,交車後才發現後輪轉向還需付費才能持續解鎖。“車上的配件隨整車購買(mai) 時就已經買(mai) 下了它的使用權,我覺得不應該與(yu) 時常需要更新的軟件一樣采取付費模式。”趙昌欣表示。

  車企力推原因何在?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訂閱服務表示質疑,但為(wei) 何仍有越來越多的車企不遺餘(yu) 力推出這一服務呢?

  一家汽車4S店銷售楊經理告訴記者,付費會(hui) 員服務主要是考慮不同區域和不同消費者的個(ge) 性化需求,現在車輛銷售已從(cong) 傳(chuan) 統的一次性交費向付費訂閱的方式轉變。“對於(yu) 用戶來講,付費會(hui) 員服務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用車需求選擇。至於(yu) 消費者有所質疑,很大程度上在於(yu) 還沒有習(xi) 慣這種服務模式。”

  楊經理舉(ju) 例稱,廣東(dong) 的車主可能一年都不需要使用“座椅加熱”和“方向盤加熱”功能,但如果冬季自駕去東(dong) 北旅遊,便可以花上99元買(mai) 1個(ge) 月的前排座椅加熱功能,使得體(ti) 驗更舒適。“每個(ge) 消費者的用車方式和用車頻率不同,車輛使用場景也存在差異。如果車企一次性將項目費用收取上來可能會(hui) 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

  汽車行業(ye) 分析師朱星表示,車企相繼力推付費會(hui) 員服務的根本原因在於(yu) 車企在維保收入下降後,需要開辟新的盈利空間。“現在後期保養(yang) 和維修方麵難以達到以前的盈利水平。特別是相較於(yu) 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保養(yang) 項目更少,因此廠商就需要挖掘新的收入項目,而付費會(hui) 員服務就成為(wei) 眾(zhong) 多車企新的收費來源。”

  分析人士認為(wei) ,多元化的付費會(hui) 員服務將是智能汽車行業(ye) 發展的趨勢,在未來車企營收中的占比可能會(hui) 越來越高。

  套娃式付費是否合理?

  近年來,視頻網站會(hui) 員的套娃式收費引起很多消費者不滿。而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汽車付費會(hui) 員服務已經有了這種趨勢。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熊超表示,付費的定位應該是增值服務和差異化服務,應用於(yu) 基礎性服務顯然不合理。“車輛銷售時必須滿足基本駕駛需求,不能製造二次收費陷阱。”

  汽車行業(ye) 觀察人士劉湘慶認為(wei) ,應該肯定付費會(hui) 員服務增強了車主的消費體(ti) 驗,一定程度滿足了個(ge) 性化需求。付費服務本身是一種商業(ye) 行為(wei) ,無可厚非。“但重要的是在搭售這項服務時,是否事先明確告知消費者需要收費、收費多少。如果沒有事先告知,則涉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現在不少消費者對汽車付費服務不滿的原因在於(yu) ,一些車企銷售人員未履行如實告知義(yi) 務,不少消費者都是在使用後收到提醒,才知道使用車輛配置的功能需要額外付費。另一方麵,付費的範圍不斷擴大,消費者擔心會(hui) 延伸到越來越多的基礎配置上,增加他們(men) 的支出。”劉湘慶說。

  朱星表示,車企應該多傾(qing) 聽消費者呼聲,要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在合理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力求服務多樣化,讓付費會(hui) 員服務給消費者帶來便利而不是負擔。

  “對於(yu) 汽車越來越多的訂閱服務,行業(ye) 內(nei) 應根據消費者的體(ti) 驗做出一定的規範,特別是確定增值服務的邊界。”專(zhuan) 家提醒消費者,在購車時需要在此方麵多留意,詳細谘詢有關(guan) 服務的功能及收費情況。(記者 劉兵)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