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傳統村落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助力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城鄉(xiang) 建設中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數據顯示,十年來,共有6819個(ge) 村落被列入中國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名錄,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nong) 耕文明遺產(chan) 保護群,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搶救和保護了一大批優(you) 秀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日前,人民網記者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現場采訪等環節,從(cong) 生動鮮活的基層實踐中了解我國傳(chuan) 統村落保護發展特色經驗,推出“傳(chuan) 統村落萬(wan) 裏行”係列報道。
從(cong) 中國特色的農(nong) 事節氣,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倫(lun) 理;從(cong) 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到巧奪天工的農(nong) 業(ye) 景觀;從(cong) 鄉(xiang) 土氣息的節慶活動,到豐(feng) 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從(cong) 耕讀傳(chuan) 家、父慈子孝的祖傳(chuan) 家訓,到鄰裏守望、誠信重禮的鄉(xiang) 風民俗……在一代代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傳(chuan) 統村落承載著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在傳(chuan) 統村落裏有形傳(chuan) 遞、活態延綿。
日前,記者走進黨(dang) 家村等多個(ge) 陝西傳(chuan) 統村落,可以說,古村新韻,處處有曆史、步步有文化的傳(chuan) 統村落,已經成為(wei) 農(nong) 村居民的幸福家園和城市居民的心之向往。
令人不禁想問,如何保留傳(chuan) 統村落的獨特性?如何釋放傳(chuan) 統村落的多元價(jia) 值?這背後離不開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等部門的宏觀調控,也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具體(ti) 努力。
日前,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村鎮建設司一級巡視員董紅梅介紹了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工作的成效。董紅梅表示,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從(cong) 2012年開始,會(hui) 同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部門實施了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工程,取得顯著成效。2017年,中國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工程被列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
董紅梅表示,在保護過程中,中國堅持“保護為(wei) 先、利用為(wei) 基、傳(chuan) 承為(wei) 本”的原則,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四級保護體(ti) 係,8155個(ge) 有重要保護價(jia) 值的村落被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並實施掛牌保護。在10個(ge) 市州、75個(ge) 縣區開展傳(chuan) 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保護了53.9萬(wan) 棟曆史建築和傳(chuan) 統民居,傳(chuan) 承發展了4789項省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內(nei) 容和價(jia) 值最豐(feng) 富、保護最完整、活態傳(chuan) 承的農(nong) 耕文明遺產(chan) 保護群,守住了中華農(nong) 耕文明的“根”與(yu) “魂”。
她還表示,在保護的過程中,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異,把挖掘原生態村居風貌和引入現代元素結合起來,積極引導設計下鄉(xiang) ,發揮鄉(xiang) 村建設工匠作用,實施農(nong) 村危房改造,改善村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實現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在8155個(ge) 中國傳(chuan) 統村落中,100%的村民實現了住房安全有保障,96%的村落實現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理,61%的農(nong) 戶日常可使用熱水淋浴,58%的農(nong) 戶用上了水衝(chong) 廁所,39%的農(nong) 戶用上了燃氣。居住條件的改善和生活設施的便利化現代化,讓原住民留村、新鄉(xiang) 賢回村、新村民進村,傳(chuan) 統村落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中宣部的支持下,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還拍攝了以傳(chuan) 統村落為(wei) 背景的10集紀錄片《中國傳(chuan) 統建築的智慧》,在央視和海外129個(ge) 國家播出,講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故事。
此外,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還會(hui) 同中宣部、中央網信辦舉(ju) 辦“傳(chuan) 統村落萬(wan) 裏行”等係列宣傳(chuan) 活動,網絡參與(yu) 和閱讀量達到7.5億(yi) 人次,凝聚起全社會(hui) 共同保護和傳(chuan) 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力量;建設了麵向公眾(zhong) 開放的中國傳(chuan) 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實現了8155個(ge) 中國傳(chuan) 統村落的基礎信息全覆蓋;建設了902個(ge) 傳(chuan) 統村落的數字博物館,讓大家足不出戶,實現網絡全景漫遊。
走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需要幹部和人民群眾(zhong) 擁有創新意識。董紅梅透露,下一步,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將以“留住鄉(xiang) 親(qin) 、護住鄉(xiang) 土、記住鄉(xiang) 愁”為(wei) 目標,強化傳(chuan) 統村落保護頂層設計,堅持“村民主體(ti) 、政府引導、社會(hui) 助力”,讓每一個(ge) 傳(chuan) 統村落都成為(wei) 宜居宜業(ye) 的和美鄉(xiang) 村,讓中華千年農(nong) 耕文明彰顯新時代的魅力和風采,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的文化支撐。(許維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