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看商品詳情、以次充好 “順手買一件”暗藏消費陷阱
最近,不少網友對多個(ge) 購物平台新推出的“順手買(mai) 一件”功能提出質疑,稱以“優(you) 惠價(jia) ”加購的商品其實並不優(you) 惠,甚至定價(jia) 高於(yu) 直接購買(mai) 價(jia) 格。還有消費者反映,“順手買(mai) 一件”的商品還存在質量差、缺斤少兩(liang) 等問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順手價(jia) 不優(you) 惠
近日,多個(ge) 電商平台推出類似“順手買(mai) 一件”的功能,購買(mai) 商品結賬頁麵最下方會(hui) 出現一件推薦商品,用戶可以直接勾選後一起付款。北青報記者測試發現,這件被推薦的商品比較隨機,且無法查看具體(ti) 商品詳情。
打開某購物平台的App,北青報記者隨機挑選了食品、服飾、家居用品等不同品種的商品並下單,結算頁麵均出現了“順手買(mai) 一件”的推薦。其中有化妝品小樣、美妝代購商品、零食等,每次推薦的商品都不一樣。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些“順手買(mai) 一件”的商品雖與(yu) 選購產(chan) 品沒有關(guan) 聯,但均是北青報記者測試賬號平時經常瀏覽的內(nei) 容,這一推薦機製,讓消費者很容易“順手下單”。
不過令消費者不滿的是,“順手買(mai) 一件”的產(chan) 品無法查看商品詳情,導致消費者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購物。北青報記者看到,結算頁麵隻顯示了商品的店鋪、淨含量和順手價(jia) ,除非是下單購買(mai) 或退出付款頁麵去搜索這些順手買(mai) 的產(chan) 品才可以查看原價(jia) 及其他詳細介紹。“順手買(mai) 一件裏的商品,點擊圖片或者商品名稱,都無法跳轉,完全看不到商品的具體(ti) 信息。而如果退出後,去頁麵搜索這件商品,當你再次結賬時,‘順手買(mai) 一件’的商品就變了!這也太不方便了”。消費者小米說。
不少消費者認為(wei) “順手買(mai) 一件”的價(jia) 格應該更優(you) 惠,但實際上,不少商品的定價(jia) 普遍高於(yu) 直接購買(mai) 價(jia) 。比如100ml頤蓮玻尿酸補水噴霧順手價(jia) 18.9元,直接購買(mai) 價(jia) 僅(jin) 需14.9元;5ml的蘭(lan) 芝隔離小樣順手價(jia) 為(wei) 7.5元,原價(jia) 7.5元;一盒fifi 8蛋白質巧克力順手價(jia) 15.9元,比原價(jia) 高出6元。
有網友分享自己購買(mai) 順手拍的經曆時說,“昨天買(mai) 其他東(dong) 西,在付款的時候看著順手買(mai) 是之前想嚐試的這個(ge) 身體(ti) 乳,就順手一起付款了,付款金額是19.9元。今天想點開確定一下買(mai) 的是不是身體(ti) 乳,結果點進去看到詳細頁麵,發現實際才9.9元!瞬間感覺自己是妥妥的大冤種。”
北青報記者查看“順手買(mai) 一件”的用戶協議,發現其中並沒有對“順手買(mai) 一件”商品的定價(jia) 做出明確規定。根據平台設置的“順手買(mai) 一件”活動規則,當消費者選購的商家商品訂單總金額達到該商家設置的活動門檻,將有機會(hui) 參與(yu) 順手買(mai) 一件活動,可以以優(you) 惠價(jia) 格換購商品,但這優(you) 惠價(jia) 格究竟是否高於(yu) 平台直接購買(mai) 的價(jia) 格,協議並沒有給出明確說法。
維權難、體(ti) 驗差
實際上,“順手買(mai) 一件”的商品還存在以次充好、臨(lin) 期食品、缺斤短兩(liang) 等問題。
有順手購買(mai) 過補水噴霧的消費者評價(jia) 表示“劣質產(chan) 品”“過敏”“有股味道”;有順手購買(mai) 過蛋白質巧克力的消費者評價(jia) 說“日期不好”“不劃算”“過保一大半”;有順手購買(mai) 過封麵標注一大袋大米的消費者表示“到手隻有7兩(liang) ”。
還有用戶表示,順手買(mai) 一件的商品質量差,還難以維權,購買(mai) 體(ti) 驗不好。“網上買(mai) 個(ge) 自行車座墊,在快捷下單頁麵,有推薦順手下單一把小車鎖,就買(mai) 了一個(ge) 。買(mai) 的時候沒法點進詳情頁去仔細分析商品是否靠譜。結果質量很差,隻有密碼沒有鑰匙,鎖壞了都沒有備用的鑰匙能打開。我去問客服,客服讓去幫助裏反饋,幫助裏反饋完了,又讓我去找客服。維權太難了。”最終,該消費者認為(wei) ,這個(ge) 價(jia) 格為(wei) 10元的小車鎖,退貨產(chan) 生的運費可能都高於(yu) 原價(jia) ,隻好作罷。
新模式應治理
對於(yu) 電商平台的“順手買(mai) 一件”存在的諸多問題,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順手買(mai) 一件”推薦的商品不讓消費者查看價(jia) 格和詳情,涉嫌侵害消費者知情權,應該督促整改。該功能雖然有利於(yu) 商品推廣,但平台的銷售規則還不夠完善,平台需要傾(qing) 聽消費者的心聲,完善內(nei) 容。“順手買(mai) 一件”一般都是低價(jia) 商品,如果暗藏假冒偽(wei) 劣商品,對於(yu) 平台和消費者來說都不公平,甚至會(hui) 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互聯網分析師信海光表示,消費者在電商平台可能是有目的的購物,但當買(mai) 完目標商品要結賬的時候,係統通過大數據按其以往購物偏好推送一些商品,消費者極可能順手加到付款列表,這樣就實現了營收的增加。因此這種模式短時間內(nei) 就在多個(ge) 電商平台流行起來。
不過,“順手買(mai) 一件”多是一些消費者隻看價(jia) 格而無需過多思考就能決(jue) 策的商品,產(chan) 品詳情也不方便跳轉查看,這就為(wei) 部分店鋪、商品價(jia) 格造假、品質造假提供了空間。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理,會(hui) 影響消費者對平台的信任。
文/記者 溫婧 實習(xi) 記者 古紮麗(li) 努爾
統籌/餘(yu) 美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