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鹽湖城”青海格爾木:何以成為“鎂鋰鉀之都”?
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鹽湖33個(ge) ,各種無機鹽探明儲(chu) 量達3709億(yi) 噸,鉀、鎂、鋰資源儲(chu) 量均居中國首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長喬(qiao) 亞(ya) 群如是介紹“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之最。
喬(qiao) 亞(ya) 群說,當地初步構建了鉀、鈉、鎂、鋰、硼五大產(chan) 業(ye) 集群,已成為(wei) 中國最大的鉀肥基地和重要的純堿、鎂係原材料、鋰鹽生產(chan) 基地。
眼下,2023鉀鹽鉀肥大會(hui) 暨格爾木鹽湖論壇正在海西州格爾木市舉(ju) 行,與(yu) 會(hui) 者討論此間何以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世界鹽湖城·鎂鋰鉀之都”。
鎂:消費仍將處於(yu) 成長期
尚輕時代金屬信息谘詢(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春明說,中國鎂產(chan) 量約占全球的九成,隨著中國乃至全球節能減排、人口老齡化、數字化與(yu) 新經濟、災害防禦與(yu) 安全等課題獲更多關(guan) 注,鎂在交通電動化和輕量化、健康和醫療技術、移動終端、應急搶險和防護裝備等諸多領域,優(you) 勢將更加突出,鎂的消費仍將處於(yu) 成長期。
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譚軍(jun) 說,汽車輕量化、智能化、綠色化是汽車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的重要標誌,而鎂合金是最具潛力的輕量化金屬材料,汽車行業(ye) 堪稱鎂合金消費第一大戶。
“中國海水、鹽湖鹵水資源豐(feng) 富,為(wei) 鎂鹽工業(ye) 的發展提供了豐(feng) 富原料基礎。”中國無機鹽工業(ye) 協會(hui) 鎂化合物分會(hui) 副會(hui) 長宗俊說,中國鎂鹽企業(ye) 已進入規模化生產(chan) ,產(chan) 品技術含量也有所提高。
鋰:呈現遞進式需求放大效應
五礦鹽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大義(yi) 表示,鋰是天生理想的“電池金屬”,相比南美鋰三角、澳大利亞(ya) 等區域,中國鋰資源儲(chu) 量相對缺乏,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鋰在電池和材料領域產(chan) 生了遞進式需求放大效應。
“目前,鋰產(chan) 業(ye) 全球化程度正在加深,市場需求量呈持續增長趨勢,”中國無機鹽工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葉麗(li) 君說,原材料和能源等方麵的限製性因素、技術創新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壓力也不容忽視。
“青海鹽湖提鋰不僅(jin) 迎來長期耕耘的收獲,還應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擁抱更大的發展機遇,通過技術為(wei) 資源‘加持’,共築國家鋰資源保障基石。”張大義(yi) 說。
鉀:進一步找礦潛力巨大
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張永生介紹,根據中國相關(guan) 儲(chu) 量通報(2019年),中國鉀鹽查明資源量為(wei) 10.16億(yi) 噸,其中,青海柴達木盆地為(wei) 8.09億(yi) 噸,占比79.6%,“中國鉀鹽資源保有儲(chu) 量少,按現有企業(ye) 生產(chan) 規模,僅(jin) 能維持20年-30年。”
青海省地質礦產(chan) 勘查開發局潘彤團隊成員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近年來,該團隊開展了柴達木盆地成礦單元劃分研究,首次劃分了Ⅴ級成礦單元,以此為(wei) 依據,結合不同鹽類礦產(chan) 成礦特征,開展鹽類礦產(chan) 資源潛力評價(jia) 工作,劃分了鉀、鋰等礦產(chan) 的找礦預測區,並進行找礦潛力估算,其中,鉀鹽的找礦潛力有12億(yi) 噸,鋰鹽找礦潛力有1700萬(wan) 噸,說明柴達木盆地鹽類礦產(chan) 進一步找礦潛力巨大。(張添福 李雋 劉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