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時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今年是浙江“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wan) 工程”)實施20周年。“千萬(wan) 工程”開啟了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美麗(li) 中國的新時代,浙江湧現了一批有思路、帶動效應強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典範案例,為(wei) 全國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浙江經驗”。
“千萬(wan) 工程”造就了萬(wan) 千“美麗(li) 鄉(xiang) 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基層農(nong) 村的生動實踐。各鄉(xiang) 鎮通過排汙治汙、垃圾分類、公廁治理、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業(ye) 等多種舉(ju) 措,整治人居環境,美化鄉(xiang) 村生態,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實踐路徑。從(cong) 發展美麗(li) 經濟的蒲陽風情小鎮到建設美麗(li) “網紅鄉(xiang) 村”的尖湖村,從(cong) 發展鄉(xiang) 村旅遊風生水起的安吉到擦亮鄉(xiang) 村文化品牌的建德,無不用生動的發展實踐,將浙江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戰略書(shu) 寫(xie) 在大地上。
浙江的實踐充分證明,打造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是一項係統工程。不僅(jin) 需要表麵的環境美化、汙染治理與(yu) 生態提升,背後還需要配套的政策扶持、財政補貼、資源嫁接,需要實事求是、因地製宜,需要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團結帶頭,需要導入市場化思維,挖掘特色產(chan) 業(ye) 資源,讓人居環境提升、生態環境改造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融合並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動態正循環。如此,才能真正激發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參與(yu)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的積極性與(yu) 主動性。
某種程度上,“千萬(wan) 工程”表麵是對農(nong) 村人居環境的一種集中升級治理,根底上卻是一次發展理念、發展模式上的變革與(yu) 重塑,為(wei)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探索出一條成功實踐路徑。
學習(xi) 推廣“千萬(wan) 工程”的浙江經驗,各地需要因地製宜,借鑒典型鄉(xiang) 村治理案例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持續推進升級改造農(nong) 村基礎設施,綠化、美化人居環境,統籌城鄉(xiang) 規劃發展,深入挖掘屬地資源,打造特色鄉(xiang) 村生態旅遊產(chan) 業(ye) 等,建設生態宜居美麗(li) 鄉(xiang) 村。要充分發揮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激發廣大群眾(zhong) 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起推進城鄉(xiang) 融合、加速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和美鄉(xiang) 村、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合力,實現從(cong) “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wan) 村美麗(li) ”“千村未來、萬(wan) 村共富”的嬗變升華。(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和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