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深圳“五鏈融合”打造現代農業

發布時間:2023-06-20 10:23:00來源: 經濟日報

  日前,深圳市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現代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健全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體(ti) 製機製,優(you) 化完善民生供應體(ti) 係,有效服務和支撐引領廣東(dong) 農(nong) 業(ye) 強省及國家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到2030年把“大農(nong) 業(ye) 、大食物”培育發展成為(wei) 深圳市經濟建設與(yu) 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保障產(chan) 業(ye) 。

  作為(wei) 一個(ge) 典型的工業(ye) 城市,早在2004年,深圳市的城鎮化率已達100%。如今,深圳緣何提出推動現代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深圳農(nong) 業(ye) 發展有何特點?深圳在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上將有什麽(me) 新動向?

  產(chan) 業(ye) 創新優(you) 勢突出

  “一直以來,深圳有限的農(nong) 業(ye) 資源與(yu) 龐大的城市需求間存在結構性矛盾。”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處處長鍾鑫告訴記者,目前,深圳常住人口1756萬(wan) 人,每天消耗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約2.2萬(wan) 噸,其中95%以上依靠外地供應。深圳全市耕地麵積不足10萬(wan) 畝(mu) ,且地塊分散,規模化種植養(yang) 殖程度低,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僅(jin) 約26億(yi) 元。

  如何化解矛盾?鍾鑫介紹,近年來,深圳始終堅持“藏糧於(yu) 技”,把發展農(nong) 業(ye) 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每年安排5000萬(wan) 元財政資金對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項目進行擇優(you) 資助,2012年至2022年共安排2.63億(yi) 元資助163個(ge) 項目,累計帶動社會(hui) 投資13.6億(yi) 元。

  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基礎研究+技術攻關(guan) +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生態鏈,成立了中國農(nong) 科院深圳農(nong) 業(ye) 基因組研究所、深圳市作物分子設計育種研究院、深圳市現代農(nong) 業(ye) 裝備研究院等16家涉農(nong) 科研機構,建有國家級創新載體(ti) 1個(ge) 、省部級創新載體(ti) 9個(ge) ;智能不育雜交製種、潔田、轉基因抗蟲棉等技術打破跨國企業(ye) 壟斷;“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國際領先”“超級稻畝(mu) 產(chan) 突破1000公斤”“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三項成果入選全國“十三五”十大農(nong) 業(ye) 科技標誌性成果;引進培育院士團隊5個(ge) 、國家級團隊13個(ge) 。

  《實施意見》提出,深圳要加快創新驅動,引領農(nong) 業(ye) 科技先行示範。其中,將重點開展分子育種、種質資源、智慧型農(nong) 機與(yu) 食品專(zhuan) 用裝備、食品安全與(yu) 營養(yang) 品質、預製菜、農(nong) 業(ye) 大數據、質量安全監管等現代農(nong) 業(ye) 基礎前沿與(yu) 共性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布局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探索建設現代農(nong) 業(ye) 裝備研究平台,建立健全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機製。

  位於(yu) 深圳龍崗區的創世紀種業(ye) 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植物生物技術研究、農(nong) 作物新品種選育繁育、生產(chan) 加工、營銷服務於(yu) 一體(ti) 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公司總裁黃濤告訴記者,背靠深圳優(you) 渥的科技創新土壤,公司已逐步構建起了現代高效的商業(ye) 研發育種體(ti) 係,在國內(nei) 外不同生態區建立了9個(ge) 育種站,從(cong) 事棉花、玉米、水稻、小麥、油菜等農(nong) 作物新品種選育工作。截至目前,公司已獲得抗蟲基因、耐旱、耐鹽基因、抗除草劑基因等發明專(zhuan) 利61項、PCT87項。

  得益於(yu) 農(nong) 業(ye) 科技的快速發展,一批農(nong) 業(ye) 企業(ye) 在深圳發展壯大。數據顯示,2022年,深圳現有198家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其中國家級11家、省級109家(含國家級11家),上市企業(ye) 8家。據統計,2022年深圳全市198家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銷售收入2219.1484億(yi) 元,銷售收入10億(yi) 元以上的有33家、30億(yi) 元以上的有16家、50億(yi) 元以上的有13家、百億(yi) 元以上的有5家。

  持續優(you) 化資源嫁接

  深圳作為(wei) 主銷區、發達地區、創新活躍地區,在技術、市場、標準、品牌、人才、開放等方麵有著顯著優(you) 勢。如何將這些資源有效嫁接和植入現代農(nong) 業(ye) ?鍾鑫表示,要充分把深圳與(yu) 廣東(dong) 省、全國對接好,把企業(ye) 與(yu) 政府對接好,展現深圳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中的作為(wei) 。

  近年來,深圳著力打造“政府引導、企業(ye) 主體(ti) 、技術服務、市場對接”協同推進機製,積極推進產(chan) 銷對接。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深圳新簽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廣西農(nong) 業(ye) 項目138個(ge) ,總投資249.7億(yi) 元,建成供深農(nong) 產(chan) 品示範基地121個(ge) 。通過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製,深圳已在28個(ge) 省份建成市級菜籃子基地196個(ge) ,年回運農(nong) 產(chan) 品250餘(yu) 萬(wan) 噸;深圳自研菜心在寧夏推廣種植麵積超10萬(wan) 畝(mu) ,高耐鹽堿水稻在喀什、東(dong) 營等地推廣種植麵積超50萬(wan) 畝(mu) ,帶動對口合作地區170餘(yu) 萬(wan) 農(nong) 戶實現“雙向奔赴”。

  位於(yu) 深圳寶安區的鑫榮懋果業(ye) 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農(nong) 業(ye) 的老字號,已深耕果業(ye) 25年。“為(wei) 保障水果新鮮,需要建立從(cong) 枝頭到餐桌的高效供應鏈流通體(ti) 係。多年來,公司在持續拓展原產(chan) 地合作渠道的同時,構建起全過程係統化、智能化供應鏈管控體(ti) 係,不僅(jin) 可跟蹤記錄產(chan) 品的采購來源、物流進度、質量檢驗等關(guan) 鍵環節信息,還可通過係統對全渠道提供銷售優(you) 化支持。”鑫榮懋公司合規總監袁媛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在全球近40個(ge) 國家和地區開展水果業(ye) 務,並通過定植、收購、合作、參股等方式鏈接國內(nei) 100多個(ge) 水果種植基地。

  深圳還以銷定產(chan) ,在供給側(ce) 推動基礎上疊加需求側(ce) 拉動,推動實現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2018年,深圳啟動食品安全戰略工程,推動建立供深食品標準體(ti) 係,打造“圳品”標準。“‘圳品’是一套標準,一個(ge) 品牌,更是一種導向。它以深圳這一主銷區強勁的價(jia) 格牽引力、龐大的市場帶動力,為(wei) 上遊產(chan) 業(ye) 升級注入不竭動力。”鍾鑫說,為(wei) 支撐“圳品”二字,深圳現已建成國內(nei) 首個(ge) 全球食品安全標準與(yu) 技術法規動態比對數據庫,組建深圳標準促進會(hui) ,累計發布500項供深食品標準體(ti) 係、537項供深食品團體(ti) 標準、663項4級評價(jia) 文件。自2019年8月首批“圳品”上市以來,截至2023年5月,深圳已評價(jia) 通過1235個(ge) “圳品”,產(chan) 品輻射28個(ge) 省137個(ge) 市301個(ge) 縣538個(ge) 基地,其中對口幫扶和協作地區“圳品”達229個(ge) 。

  探索“五鏈融合”路徑

  為(wei) 進一步推動現代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推動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先行示範區、深圳國際食品穀建設,促進“科技鏈、產(chan) 業(ye) 鏈、民生供應鏈、質量監管鏈、資金鏈”五鏈融合,探索深圳特色的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路徑。

  具體(ti) 如何實施?據介紹,深圳將著力發揮數字經濟、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產(chan) 業(ye) 配套優(you) 勢,在農(nong) 業(ye) 科技重點關(guan) 鍵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攻關(guan) 突破及轉化應用;推動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和全產(chan) 業(ye) 鏈轉型升級,建設一批省、市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特色優(you) 勢農(nong) 業(ye) 企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集群;優(you) 化完善米袋子、菜籃子民生保供體(ti) 係,建成一批高質量“農(nong) 業(ye) 企業(ye) +異地基地”產(chan) 業(ye) 載體(ti) ,確保深圳重要食品物資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強化市場監管和標準體(ti) 係建設,構建完善從(cong) 田間到餐桌的全流程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體(ti) 係,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創新高度城市化地區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利用模式,逐步將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設成高標準農(nong) 田。

  在深圳大鵬新區,深圳國際食品穀建設如火如荼。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大鵬監管局局長曹華慶介紹,大鵬新區已成立產(chan) 業(ye) 空間保障利用工作專(zhuan) 班,推進建設和提升一批高標準產(chan) 業(ye) 空間。目前,農(nong) 業(ye) 基因組學中心已開工建設,已引進河南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市中農(nong) 大前沿技術研究院、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深圳茶產(chan) 業(ye) 研究院、國家茶產(chan) 業(ye) 工程技術中心深圳分中心,水木生長中國茶葉精質化項目、正欣精釀啤酒項目、深圳農(nong) 科四季田園項目已落地。未來,深圳國際食品穀將著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guan) +成果產(chan) 業(ye) 化”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體(ti) 係,打造成為(wei) 全球食品科技創新中心、食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食品產(chan) 業(ye) 金融匯聚中心。

  “深圳雖是一個(ge) 沒有農(nong) 村的城市,但其在科技、市場、金融等領域具有顯著優(you) 勢,並已形成一定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哈爾濱工業(ye) 大學(深圳)黨(dang) 委書(shu) 記、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吳德林表示,《實施意見》的發布,意味著深圳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邁入了全新階段,深圳需著眼於(yu) 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條價(jia) 值提升,充分挖掘其內(nei) 生動能,為(wei) 我國農(nong) 業(ye) 發展探索一條具有示範效應的新路徑。(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