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辯證看待宏觀杠杆率上升

發布時間:2023-06-21 10:01: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姚進

  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處理好經濟發展與(yu) 防範風險的關(guan) 係,對於(yu) 金融安全高效穩健運行具有重要意義(yi) 。國家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一季度,中國宏觀杠杆率為(wei) 281.8%,較去年末上升8.6個(ge) 百分點。其中,非金融企業(ye) 杠杆率創新高,居民部門杠杆率重拾上升趨勢,政府杠杆率升幅較小。

  宏觀杠杆率是一國非金融實體(ti) 部門債(zhai) 務規模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值。宏觀杠杆率的上升,既客觀反映了外部衝(chong) 擊對經濟增長的擾動,也體(ti) 現了逆周期政策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努力。近年來,受國內(nei) 外超預期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為(wei) 穩住宏觀經濟大盤,逆周期調控政策加大實施力度,這些政策對債(zhai) 務的增長影響會(hui) 體(ti) 現在當期,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會(hui) 相對滯後一些,這就導致經濟增長與(yu) 債(zhai) 務增長出現短期不匹配的情況。

  當前,宏觀杠杆率的回升有一定季節性原因。從(cong) 曆史數據來看,宏觀杠杆率的變化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往往在一季度比上一年回升較多,增幅是全年各季的首位,這一季節特征與(yu) 信貸投放和經濟增長的季節特征密切相關(guan) 。近年來,在非金融部門的新增債(zhai) 務中,新增貸款占比基本上都保持在70%以上,因此貸款的投放節奏對宏觀杠杆率的變化影響比較明顯。一季度是信貸投放高峰,同期受春節因素影響,一季度GDP的規模往往居全年各季度的低位。也就是說,信貸投放的季度高位和GDP增長的季度低位這兩(liang) 個(ge) 季節性的特征相互疊加,導致一季度宏觀杠杆率會(hui) 出現上升比較多的情況。另外,今年一季度,經濟仍處於(yu) 恢複的過程中,金融體(ti) 係加大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政府債(zhai) 券發行前置等因素也強化了宏觀杠杆率的季節特征。

  從(cong) 結構上看,一季度宏觀杠杆率上升幅度最大的部門仍然是非金融企業(ye) 部門,其次是居民部門,政府部門上升幅度最小。不過,僅(jin) 從(cong) 債(zhai) 務增速來看,仍然是政府部門債(zhai) 務的同比增速最高,達到13.7%,政府債(zhai) 務增速與(yu) 去年相比基本穩定。居民部門的債(zhai) 務增長有所恢複,消費貸款和個(ge) 人經營性貸款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非金融企業(ye) 的債(zhai) 務增長恢複到10.3%的水平,旨在幫助企業(ye) 克服資金約束,通過加大投資帶動經濟增長。

  因此,對宏觀杠杆率的階段性上升應辯證理性看待。以溫和的宏觀杠杆率增幅支持實現“較高增長、較低通脹”的優(you) 化組合,正說明我國宏觀政策有力、有度、有效。杠杆具有對資金資源進行時空配置的功能,其本身並無好壞之分,正常合理地加以應用有利於(yu) 推動經濟發展,而超出正常合理範圍則不利於(yu) 推動經濟發展。換句話說,適當應用杠杆可以發揮其撬動作用推動經濟增長,片麵追求杠杆則會(hui) 增加經濟發展風險。因此,既不能為(wei) 了利用杠杆的撬動作用盲目加杠杆,也不能不考慮杠杆的撬動作用而一味回避杠杆。

  短期內(nei) 杠杆率適度上升或下降,結構上不同部門杠杆率有升有降,這些都是正常現象。關(guan) 鍵在於(yu) ,應以杠杆的結構性調整轉移實現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並最終有效推動經濟持續健康增長。考慮到經營主體(ti) 融資需求穩步複蘇、政府部門與(yu) 企業(ye) 部門投資步伐加快、居民消費能力與(yu) 意願恢複以及地方債(zhai) 發行提速等因素,今年宏觀杠杆率仍有上升的空間與(yu) 可能,但增速與(yu) 斜率有望放緩。

  應該看到,盡管內(nei) 外部環境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效果不斷顯現,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經濟運行回升態勢將進一步鞏固,內(nei) 生增長動力將不斷增強,這些都有助於(yu) 全年宏觀杠杆率保持基本穩定。(姚進)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