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興旅 以旅興城
山西大同推進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以文興(xing) 旅 以旅興(xing) 城
6月,山西省大同市,從(cong) 大同古城到雲(yun) 岡(gang) 石窟,從(cong) 懸空寺到李二口長城,景區裏遊客不斷。
大同是中國首批24座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現有國保單位30處、不可移動文物3222處。2022年,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旅遊業(ye) 發展規劃》,大同被列為(wei) 25個(ge) 重點旅遊城市之一。今年,山西省第九次旅遊發展大會(hui) 將在這裏舉(ju) 行。
以文興(xing) 旅、以旅興(xing) 城,大同正圍繞建設京津冀旅遊康養(yang) 重要目的地和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加速推進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前段時間,北京遊客魏書(shu) 敏和家人來大同自駕遊,第一站就來到雲(yun) 岡(gang) 石窟。
“景區裏一切都井井有條,十幾分鍾就停好了車,指示牌和衛生間的設置特別人性化。”半天遊覽,魏書(shu) 敏意猶未盡,專(zhuan) 門給大同市政府服務熱線打去電話點讚。
近年來,雲(yun) 岡(gang) 石窟景區不僅(jin) 升級了一係列智慧服務,還不斷豐(feng) 富文旅產(chan) 品供給,先後建成了雲(yun) 岡(gang) 博物館、皮影演藝館、雲(yun) 岡(gang) 美術館等近10處文化場館。
雲(yun) 岡(gang) 石窟所在的雲(yun) 岡(gang) 峪,沿線文化遺存豐(feng) 富。“我們(men) 以雲(yun) 岡(gang) 石窟為(wei) 重點,打造雲(yun) 岡(gang) 曆史文化長廊,將形成文化旅遊帶,從(cong) 景點景區旅遊轉向全域旅遊。”雲(yun) 岡(gang) 研究院副院長崔曉霞介紹。
大同市境內(nei) 共有長城493公裏,如今正加快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主線全長250公裏的長城一號旅遊公路已全線貫通,一批4A級長城主題景區已建成,60餘(yu) 家高品質“長城人家”民宿開始投入運營。
大同市推進基礎設施完善、豐(feng) 富旅遊產(chan) 品供給,把雲(yun) 岡(gang) 、恒山、古城、長城、平型關(guan) 五大龍頭景區打造成競爭(zheng) 力、吸引力和影響力強的標杆景區,持續叫響文化古都、清涼夏都、美食之都品牌。
作為(wei) 山西省重點文旅工程項目,大同古城東(dong) 南邑文旅綜合體(ti) 項目占據古城1/8的麵積,分布著數十處曆史院落。“院落修複基本完成,我們(men) 用的磚瓦都是回收來的舊材料,門牌號也都按照以前的保留下來。”東(dong) 南邑項目負責人賈豔介紹,東(dong) 南邑還將引入電影院、小劇場等現代文化業(ye) 態,匯聚青年潮流類休閑娛樂(le) 業(ye) 態。
為(wei) 培育文旅新業(ye) 態,大同出台發展扶持獎勵辦法,鼓勵各類投資,以博物館、藝術館、文旅消費業(ye) 態、高端品牌酒店為(wei) 突破,賦能古城文旅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打造古城文旅消費集聚區。
在大同,博物館、大劇院、圖書(shu) 館、美術館、體(ti) 育中心等“五大場館”全部啟用,火山群、神溪濕地、桑幹河國家濕地公園等一批新業(ye) 態項目初見成效。
去年,大同整合優(you) 質資源,成立大同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圍繞雲(yun) 岡(gang) 、恒山、古城三大人文資源,長城、火山、濕地三大自然資源,工業(ye) 遺址、文體(ti) 場館、方特樂(le) 園三大特色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延伸文旅產(chan) 業(ye) 鏈。大同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副總經理李惠介紹,集團實施了一係列古城修複項目,培育了實景演藝等主題係列活動,進一步盤活文旅資源。
2022年,大同9個(ge) 重點文旅項目順利開工,投資26.4億(yi) 元,建成24個(ge) 夜間消費空間和18個(ge) 露營基地。今年,大同將提速推進總投資164.92億(yi) 元的22個(ge) 文旅建設項目。“五一”假期,大同接待遊客437.72萬(wan) 人次,省外遊客占比18.09%。
大同還舉(ju) 辦了文化和旅遊推介會(hui) 京津冀專(zhuan) 場,京津冀三地旅遊協會(hui) 與(yu) 大同市旅遊協會(hui)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yu) 相關(guan) 旅行社簽訂遊客互送協議。“今年,我們(men) 將重點挖掘京津冀市場潛力,走出去、請進來、樹品牌,從(cong) 文化交流、政策扶持、市場開發等方麵做好文章。”大同市文化和旅遊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孟德昌說。(本報記者 付明麗(l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