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如何做好基於大數據的學生心理健康監測

發布時間:2023-06-25 09:46: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羊林(四川省崇州市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中心心理健康教研員)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中小學生成長環境不斷變化,在新冠疫情等因素的疊加之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更加凸顯,心理危機事件逐漸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zhuan) 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構建完整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監測體(ti) 係,加強數據分析、案例研究”,這對基於(yu) 大數據的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大數據因其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低價(jia) 值密度等特征,逐漸應用於(yu) 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受家庭養(yang) 育環境和模式、自身人格特質、環境因素等影響而多維、動態呈現,心理健康大數據的意義(yi) 不僅(jin) 僅(jin) 在於(yu) 對龐大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數據信息的掌握,而在於(yu) 對這些含有意義(yi) 的數據進行專(zhuan) 業(ye) 化處理。因此,如何選擇數據化、科學化、智能化、集成化、實用化心理健康大數據服務平台,依然是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監測最大的困擾。

  依托成都市專(zhuan) 項課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yu) 支持策略研究”與(yu) 四川省教育學會(hui) 重點課題“中小學校突發公共事件心理危機幹預策略研究”,本中心利用心理大數據雲(yun) 平台開展了相關(guan) 研究。平台的綜合預警常模和運算模型,能快速生成學生心理監測運算結果,既有各單量表報告又有綜合預警報告,並對心理監測預警學生開展個(ge) 性化複核,複核內(nei) 容進入係統進行二次運算,得出最終結果,呈現出學生完整的動態心理發展趨勢圖。同時,平台支持隨時隨地查看學生心理健康變化,便於(yu) 及時掌握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動態、心理危機預警級別、心理危機風險因素等。

  在此基礎上,課題組根據學生心理健康監測所形成的“個(ge) 體(ti) 、班級、年級、學校、區域”五級心理監測報告,開展了心理危機預防、心理危機幹預相關(guan) 研究,並對學生心理檔案數據化管理、學生心理健康協作機製優(you) 化進行了探索。同時,課題組建立了“一生一策”心理檔案。檔案不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學生基本的人口學信息、學習(xi) 能力、興(xing) 趣特長等,還包含家庭教養(yang) 方式、家庭養(yang) 育環境、人格特質、心理健康狀態等。值得一提的是,檔案中提供了心理危機預警級別,以數字化管理方式為(wei) 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發展趨勢預測提供數據參考,並從(cong) 心理問題輔導方案、過程、心理問題轉介等方麵提供方案。

  隨著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大數據的使用也會(hui) 越來越廣泛,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要進一步規範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的倫(lun) 理。在開展學生心理監測前,應取得學生監護人和學生的知情同意,並規範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的實施。我們(men) 應該清楚,測評本身具有心理治療的功能。因此,對於(yu) 學生心理監測工具的選擇應遵循科學性、針對性、階段性原則,並依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選擇科學的心理監測工具,避免產(chan) 生負麵導向。在對學生心理監測結果進行科學解釋的同時,還應注意對心理監測結果進行分層管理,禁止依據心理監測結果對學生的心理、行為(wei) 問題貼標簽。

  二要加大數據的資源化利用。大數據作為(wei) 重要的資源,必將對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產(chan) 生更加深遠的影響。從(cong) 以預防為(wei) 主的角度,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監測是為(wei) 了將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關(guan) 口前移,及時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並開展好相關(guan) 工作,因此切忌為(wei) 了監測而監測。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發展的邏輯也不能湮沒在海量的數據中,需要通過對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結果進行全麵、多角度的分析,發現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和心理危機風險因素,深入開展家庭教育服務指導,為(wei) 家校社協同育人機製的建立和運行提供依據,進一步優(you) 化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環境。

  三要強化數據的保密意識。學生的心理健康監測數據是學生個(ge) 體(ti) 以及與(yu) 之相關(guan) 聯係統的信息綜合體(ti) ,首先要與(yu) 心理健康監測服務平台方簽訂必要的保密協定,從(cong) 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的源頭做好數據的保密;其次要做好監測結果的保密,避免對學生造成新的心理壓力和傷(shang) 害。

  四要探索建立數據的生態係統。所有的數據都是有生命力的。因此,要科學分析和運用學生心理監測數據,探索建立“家—校—社—醫”閉環聯動的生態係統和協作機製,有效激發家庭教育潛能,提升學校育人功能,鏈接社會(hui) (區)資源,暢通轉介通道,從(cong) 而形成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合力。

  基於(yu) 大數據的學生心理健康監測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每一位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努力,優(you) 化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環境,密織學生心理健康防護網,共同為(wei) 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營造一片蔚藍的天空。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