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知識產權激發創新活力
作者:張 毅
前不久,一則關(guan) 於(yu) 西安市獲中國專(zhuan) 利獎再創曆史新高的消息引發關(guan) 注。作為(wei) 我國重要的科教大市,西安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知識生產(chan) 和知識創新能力的優(you) 勢本在情理之中。數據顯示,去年西安以每萬(wan) 人口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chan) 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筆者以為(wei) ,真正值得思考的其實是一個(ge) 更深層次的問題:城市如何強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
當前,知識產(chan) 權的數量和質量代表著一個(ge) 城市的知識生產(chan) 和知識創新能力。因此,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占比往往是一個(ge) 城市發展從(cong) 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風向型指標。曾經在很長一個(ge) 時期,我國知識創新能力與(yu) 經濟發展呈現出一種遊離的“兩(liang) 張皮”狀態。很多創新成果的應用場景局限在“核心期刊”,創新驅動“成色不足”。這其中既有條塊分割、分隔的體(ti) 製機製原因,也有知識產(chan) 權權益激勵機製低效、回報不高的問題。此外,城市知識產(chan) 權交易市場機製建設滯後的症結也不容忽視。
如果把代表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能力的供給側(ce) 比作聚八方來水的“水庫”,那麽(me) 涉及服務創新的專(zhuan) 業(ye) 服務環境就是聚放蓄水的開關(guan) 和閘門。從(cong) 地方實踐來看,近年來西安推出多項知識產(chan) 權服務供給側(ce) 改革等製度舉(ju) 措,對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2021年我國發明專(zhuan) 利授權率為(wei) 55%,而同期西安專(zhuan) 利授權中心預審授權率達到81%,高於(yu) 全國發明專(zhuan) 利授權率26個(ge) 百分點;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發布的2021年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審查周期為(wei) 13.3個(ge) 月,西安發明專(zhuan) 利授權周期比全國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授權周期縮短80%。
圍繞創新鏈布局服務鏈。建設高效、專(zhuan) 業(ye) 的知識產(chan) 權創新服務鏈,優(you) 化知識創新、科技創新主體(ti) 結構,是推進提升城市創新驅動“含新量”的關(guan) 鍵一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西安市共有有效發明專(zhuan) 利7.41萬(wan) 件,每萬(wan) 人口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為(wei) 57.198件。其中發明專(zhuan) 利17136件,實用新型專(zhuan) 利36793件。
優(you) 化專(zhuan) 利申請主體(ti) 結構有利於(yu) 促進國家深化產(chan) 學研協同,加速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兩(liang) 鏈融合”政策落地。去年,西安發明專(zhuan) 利類職務授權16998件,其中高校占比最高,達到59.9%,其次為(wei) 企業(ye) 27.5%。申請人主要集中在企業(ye) 和高校。
積極構建高質量的知識產(chan) 權市場生態和專(zhuan) 利文化環境,有利於(yu) 激勵經營主體(ti) 科學、靈活使用專(zhuan) 利的能力和積極性。例如,全球光伏龍頭西安隆基綠能與(yu) 國際知名企業(ye) 韓華集團前不久達成專(zhuan) 利交叉許可,從(cong) 而結束了雙方長達數年的專(zhuan) 利訴訟。可見,實現專(zhuan) 利交叉許可,也是經營主體(ti) 技術積累和專(zhuan) 利實力的體(ti) 現,代表著國內(nei) 經營主體(ti) 綜合利用知識產(chan) 權水平的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