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誌願填報,有標準答案麽
作者:木亦
從(cong) 6月23日起,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布,誌願填報成為(wei) 考生和家長最為(wei) 關(guan) 心的問題。為(wei) 更好地幫助廣大考生和家長了解高考誌願填報相關(guan) 事項,教育部發布2023年高考誌願填報十問十答,提醒考生在誌願填報時,應結合個(ge) 人誌向、興(xing) 趣愛好、特長優(you) 勢、生涯規劃等多種因素,著眼於(yu) 國家需要和社會(hui) 需求,綜合考慮。高校專(zhuan) 業(ye) 沒有所謂“冷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和家長切忌盲從(cong) ,也不要追求“不浪費分數”的極端想法。
在高考改革背景下,誌願填報日益複雜,社會(hui) 經濟需求以及專(zhuan) 業(ye) 冷熱程度也都在變化,更加大了誌願填報難度,很多考生和家長麵對這些紛繁複雜的信息困惑不已。正因為(wei) 此,高考誌願填報指導服務市場火熱,考生和家長動輒花費幾萬(wan) 元的服務費,卻仍不一定能夠得到科學的填報指導。網上更是流傳(chuan) 著各種“天坑”專(zhuan) 業(ye) 的段子,比如“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土木機械兩(liang) 大護法”“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wan) 剮”……還有所謂的“人生規劃導師”,在直播間斬釘截鐵地告訴考生和家長“千萬(wan) 不要學英語專(zhuan) 業(ye) 或是小語種”“師範類勸退,收入低又內(nei) 卷”……
如果按照這些建議,考生在填報誌願時,這也不能報,那也不能報,選擇空間其實很小。而且,如果考生都聽從(cong) 這些建議,在填報專(zhuan) 業(ye) 時,往網紅“名師”們(men) 推薦的專(zhuan) 業(ye) 和賽道擠,結果必然是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人滿為(wei) 患。在每所高校各個(ge) 專(zhuan) 業(ye) 招生人數固定的情況下,慫恿考生都往某個(ge) 或某幾個(ge) 專(zhuan) 業(ye) 報,結果會(hui) 是怎樣?考生最後能否如願以償(chang) ,恐怕也要打一個(ge) 大大的問號。
不妨再看看網紅“名師”們(men) 的各類專(zhuan) 業(ye) 填報建議,忽略市場需求與(yu) 專(zhuan) 業(ye) 熱度可能出現的冷熱變化,給出所有青少年同一個(ge) 藥方,這種無視個(ge) 人誌向、性情、稟賦、興(xing) 趣、能力,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指導,荒唐又不負責任!
從(cong) 社會(hui) 發展的角度來講,市場需求不斷變化,教育往往具有滯後性,四年前好就業(ye) 的熱門專(zhuan) 業(ye) ,幾年後也許就會(hui) 因為(wei) 人才供給飽和,不那麽(me) 容易就業(ye) 了。而那些今天偏冷門的專(zhuan) 業(ye) ,也許會(hui) 因為(wei) 市場風向的轉變,成為(wei) 香餑餑。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ju) 。比如,近年來,我國文博事業(ye) 發展迅速,催生文創新業(ye) 態,就帶火了曾經冷門的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
從(cong) 個(ge) 人成長的角度來講,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個(ge) 人向上努力的重要動力,而興(xing) 趣愛好,則是牽引個(ge) 人學業(ye) 發展最重要的引擎。很難想象,一個(ge) 人選擇一個(ge) 完全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和職業(ye) ,能夠取得高學業(ye) 成就並在職業(ye) 發展中取得成功。因為(wei) 不喜歡大學專(zhuan) 業(ye) 最後選擇退學、休學的故事太多了。
從(cong) 現實來看,就業(ye) 時的專(zhuan) 業(ye) 對口率往往不高。專(zhuan) 業(ye) 選擇隻是人生探索之路的開端,職業(ye) 生涯相當漫長,很多人是在體(ti) 驗了不同的崗位後,最終找到興(xing) 趣所在,確定了一生的誌向。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講,大學的學習(xi) ,絕不能局限於(yu) 教材、課堂上的知識技能學習(xi) 。最核心的還是對自身潛能的認知和發掘,是思維能力的訓練,是終身學習(xi) 能力的培養(yang) ,是打開向上發展的開闊視野。
選擇專(zhuan) 業(ye) 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當然要考慮現實因素,尤其是對於(yu) 普通家庭的考生來說,他們(men) 承載的不僅(jin) 是個(ge) 人的發展,還有家庭的期待。但考慮現實與(yu) 追隨誌趣和夢想絕非對立的關(guan) 係,考慮就業(ye) 並非就要放棄人生的誌趣,就要告別夢想,二者之間完全可以相互促進。既腳踏實地,又放眼長遠,不放棄心中所愛,往往能收獲出彩的人生。(木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