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到服務構建更好的國際會展形象
作者:趙誌疆
今年以來,會(hui) 展業(ye) 積蓄多年的能量得到全麵釋放。與(yu) 此同時,展會(hui) 物流管理也頻頻拉響警報:一些參展商反映,在展會(hui) 結束後,撤展時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物流坐地起價(jia) ”問題。
5月25日,在上海參加完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農(nong) 用化學品及植保展覽會(hui) 後,胡女士安排好展品撤展運送的相關(guan) 事項,便返回廈門靜候儀(yi) 器回歸。幾天後,隨著物品寄來的一張“物流賬單”卻讓她有些始料不及。“事先並未告知具體(ti) 的計價(jia) 方式,到貨了才發現物流公司是按照體(ti) 積收費的,還多了很多隱藏收費。”胡女士對此氣憤不已。
來自江蘇鎮江的付先生也陷入同物流服務商的糾紛中:談好了600元的運費,物流企業(ye) 卻始終不發貨,“對方說要收打包費、物流費共計2650元,不然我們(men) 就得自己去拉。”付先生找了貨車前去拉貨時,對方又提出要收取600元的運輸費,“說是從(cong) 展會(hui) 拉到網點的錢。”
上述事件都發生在上海,但相似問題卻在各地出現。密集的展會(hui) ,既顯示一座城市的實力和底氣,同時也給展會(hui) 現場管理帶來了難題——如何杜絕“坐地起價(jia) ”的物流亂(luan) 象,使參展商免於(yu) 被“黑物流”騷擾和傷(shang) 害?
“黑物流”的套路並不複雜,無非是先以低價(jia) 誘人上鉤,然後再橫生枝節、漫天要價(jia) 。此類騙局大多發生在撤展環節:一方麵,展商可選擇空間並不大,容易偏聽偏信;另一方麵,展商有所察覺時,往往“生米已成熟飯”,多半隻能自認倒黴。就此而言,展商固然有必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但更重要的是,展會(hui) 主辦方能否提供更加細致周到的服務?
實際上,大部分展會(hui) 在辦展期間,主辦單位都會(hui) 指定一家主場運輸服務商,為(wei) 展商們(men) 提供運輸服務。某些展商之所以熱衷於(yu) 選擇第三方物流公司,價(jia) 格是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從(cong) 讓利於(yu) 展商的角度考慮,主辦單位在選擇主場運輸服務商時,不妨將運費價(jia) 格作為(wei) 一個(ge) 考量。對於(yu) 主場運輸服務商來說,在運費上“讓利於(yu) 民”並不吃虧(kui) ——依托數量優(you) 勢,展商和運輸商有望達成“雙贏”。
當然,僅(jin) 憑降價(jia) 並不足以杜絕“黑物流”,因為(wei) 他們(men) 多半以畸低的價(jia) 格作為(wei) 請君入甕的誘餌。由此也就引出了另一個(ge) 問題——能否將所有運輸服務商晾曬在陽光下?
“黑物流”之所以有恃無恐,關(guan) 鍵因素在於(yu) 他們(men) 繞過了主辦方的監控。化解這樣的矛盾並不困難,恰如不少展商所建議:可以考慮打造統一的會(hui) 展平台,將展商、物流、主辦方等不同主體(ti) 納入其中。通過統一的會(hui) 展平台,展商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權,物流可以受到更加全麵的監督,從(cong) 而敦促他們(men) 以優(you) 質服務吸引客戶,何樂(le) 而不為(wei) ?
多數展會(hui) 在開始前都會(hui) 為(wei) 展商提供各種貼心服務,但撤展後,參展商屢遭“黑物流”蒙蔽,花冤枉錢,參展體(ti) 驗會(hui) 大打折扣。無論是從(cong) 維護展商權益,還是從(cong) 擦亮展會(hui) 品牌效應、促進地區營商環境發展的角度出發,展會(hui) 服務都不妨延長——用更周到細致的服務,打造我國國際會(hui) 展更好的形象與(yu) 品質。(趙誌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