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由表及深、以點帶麵——從2022年度審計工作報告看審計監督獨特作用有效發揮

發布時間:2023-06-27 09:3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題:由表及深、以點帶麵——從(cong) 2022年度審計工作報告看審計監督獨特作用有效發揮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wei)

  審計是黨(dang) 和國家監督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侯凱26日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作《國務院關(guan) 於(yu) 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報告顯示,一年來,審計機關(guan) 兼顧質量和效率,著力消除監督盲區和死角,特別是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單位、重點人員開展深度監督,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總體(ti) 來看,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在結構上和往年相似。”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審計研究室主任汪德華說,主要分為(wei) 涵蓋組織財政收入、中央預算分配和投資計劃管理、中央決(jue) 算草案編製、對地方財政監管在內(nei) 的中央財政管理審計情況、41個(ge) 中央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2項重大項目和4項重點民生資金審計情況、4類國有資產(chan) 管理審計情況,300多起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以及4條審計建議。

  報告首先肯定了一年來宏觀調控、民生保障、統籌發展安全以及審計整改的成效和經驗,並對帶有普遍性、傾(qing) 向性的問題和弊端進行深入揭示。

  比如,報告指出一般公共預算與(yu) 其他預算邊界不夠清晰、違規新增隱性債(zhai) 務等問題;明確中央部門本級預算執行總體(ti) 相對規範,但所屬單位仍問題多發;揭示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PPP)項目存在入庫環節審核不嚴(yan) ;明顯增加關(guan) 於(yu) 基礎研究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等科教領域審計情況的篇幅;還在“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中強調行業(ye) 性、係統性腐敗突出,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是重災區。

  審計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籍吉生表示,報告立足經濟監督定位,聚焦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準確把握和高質量推進審計全覆蓋。雖然形式相對固定,但在內(nei) 容上圍繞財政資金管理體(ti) 係展開,涵蓋收入、分配、投資、管理等全過程。

  “這一方麵體(ti) 現了我們(men) 對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涉及的主要資金和項目都進行了審計,符合全覆蓋數量上的要求;另一方麵,以重點監督帶動全麵監督,通過揭示相關(guan) 領域單位的突出問題,形成對各類被審計單位實質和有效的震懾,又體(ti) 現了全覆蓋質量上的要求。”籍吉生說。

  看好、管好、用好國家資金,是審計機關(guan) 重要職責。今年報告的另一個(ge) 亮點是沿著“資金—項目—政策—政治”這條主線,客觀曝光典型問題,不回避社會(hui) 熱點乃至可能引發廣泛討論爭(zheng) 論的領域,注重找到問題產(chan) 生的根源,並提出解決(jue) 問題的意見建議,更加彰顯審計監督作為(wei) 黨(dang) 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的現實意義(yi) 。

  在基礎研究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相關(guan) 任務的審計情況中,報告沒有簡單停留於(yu) 資金損失數額,而是客觀揭示部分科研成果涉嫌造假以及部分資金被騙取套取或擠占挪用等問題。例如部分項目成果發表時間早於(yu) 項目開始時間,成果驗收流於(yu) 形式,649個(ge) 已驗收項目通過率為(wei) 96.5%,但抽查其中135個(ge) 發現實際有34個(ge) 未完成全部任務。

  在組織全國開展的就業(ye) 、住房、教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民生項目過程中,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弄虛作假、脫離實際、侵占蠶食群眾(zhong) 利益等。比如部分地方職業(ye) 技能培訓利用假學員假內(nei) 容假項目騙取資金,有的地方虛報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任務量,部分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產(chan) 業(ye) 發展脫離實際等。

  “這些問題的產(chan) 生說明少數地方和部門在民生政策落實中還存在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這不僅(jin) 要進一步增強民生政策落實機製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還要狠抓責任落實和責任追究,切實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籍吉生說。

  針對揭示的問題,報告還提出了4條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較強的審計建議。其中,“推動宏觀調控政策統籌兼顧,增強時效性和精準性”主要結合的是專(zhuan) 項債(zhai) 券、金融等領域發現的具體(ti) 問題,從(cong) 積極財政政策、穩健貨幣政策及政策之間銜接協同等方麵提出的;“穩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改革,為(wei) 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主要是針對預算分配管理存在諸多薄弱環節、重大政策落實執行不到位等問題提出的;“著力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隱患,嚴(yan) 格監督約束權力運行”主要是針對金融風險、國企重大投資損失風險、資源環境政策落實執行不力等問題提出的;“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嚴(yan) 肅財經紀律”主要是針對預算績效管理較為(wei) 薄弱、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過緊日子要求不嚴(yan) 格等問題提出的。

  “經濟體(ti) 檢”不僅(jin) 為(wei) 了查病,更為(wei) 了“治已病、防未病”。籍吉生說,揭示問題是審計的手段,推動解決(jue) 問題才是審計的最終目的。公布審計結果是為(wei) 了推動有關(guan) 部門、地方和單位嚴(yan) 肅對待審計指出的問題,既要從(cong) 政治高度抓好具體(ti) 問題的整改,做好“點”上的整改,也要結合審計提出的相關(guan) 建議抓好落實,做好“麵”上的整改。

  審計觸角廣泛、反應快速,在經濟運行中具有“探頭”作用。汪德華表示,結合具體(ti) 審計領域,要堅持係統觀念,舉(ju) 一反三,從(cong) 完善政策、推進改革、防範風險、加強管理、嚴(yan) 肅紀律等方麵強化整改力度,以紮實有效的審計整改推動源頭治理、防患於(yu) 未然,更好發揮審計在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以有力有效的審計監督服務保障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