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瀾湄精神 共迎美好未來
光明日報記者 盧重光 光明日報通訊員 於(yu) 澤乾
6月27日,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23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媒體(ti) 峰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峰會(hui) 主題為(wei) “共話民心相通,共迎美好未來”,來自瀾湄六國有關(guan) 部門及主流媒體(ti) 的130餘(yu) 位代表與(yu) 會(hui) ,並就如何實現區域內(nei) 和平發展、互利共贏、民心相通,為(wei) 建設更為(wei) 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ti) 貢獻力量深入交流討論。
人民日報社社長庹震指出,瀾湄六國山水相連,傳(chuan) 統友誼世代相傳(chuan) 。瀾湄合作是六國共同發起和推進的事業(ye) ,展現出強大生機活力。七年來,瀾湄合作領域日益擴大,內(nei) 生動力持續增強,合作成果不斷湧現,走出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光明大道,成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生動實踐。從(cong) 瀾湄合作媒體(ti) 峰會(hui) 這一窗口,能夠透見六國媒體(ti) 記錄瀾湄合作、踐行瀾湄精神、傳(chuan) 播瀾湄文化,為(wei) 推動瀾湄合作走深走實,攜手打造團結互助、平等協商、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ti) 貢獻了積極的媒體(ti) 力量。
瀾湄合作堅持以人為(wei) 本,利民惠民。瀾湄次區域對於(yu) 地區乃至全世界來說,在經濟、地理、政治方麵都有著巨大潛力和吸引力。柬埔寨新聞社副社長坎·索菲羅姆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走廊是促進運輸、貿易、旅遊等領域發展的重要項目,加強了地區間的人員交往。柬埔寨是因此倡議而取得諸多成就的國家之一。例如,中柬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推動的從(cong) 金邊到西哈努克的高速公路目前已經投入使用,從(cong) 金邊到巴域的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設當中。
瀾湄合作為(wei) 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是區域合作的典範。老撾人革黨(dang) 中央宣傳(chuan) 部副部長、《人民報》總編輯萬(wan) 賽·塔汶炎強調,未來湄公河流域媒體(ti) 仍需加強合作,宣傳(chuan) 瀾湄合作在水資源、水域治理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麵的相關(guan) 要求和條法,共同維護流域的水生態係統。各國在發展過程中要定期交流信息,相互借鑒經驗,把平衡好本國利益和區域間的集體(ti) 利益問題放在首要位置。
緬甸《環球新光報》總編輯昂杜亞(ya) 表示,今年正好是瀾湄合作的第七年,回顧過去,我們(men) 清楚地看到了瀾湄發展的速度,互利共贏、坦誠共商、平等共建、全體(ti) 參與(yu) ,這樣的模式也得到了世界的公認。2022年,中國同湄公河五國貿易額達416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5%。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得互聯互通更加便利,特別是中老鐵路的開通,極大地促進了地區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區域內(nei) 公共衛生、自然環境保護和青年事務的合作均像石榴籽一樣密不可分。“一帶一路”倡議對區域內(nei) 所有國家都是大好的機會(hui) 。此外,通過信息交流、文化互信,傳(chuan) 播民眾(zhong) 之聲,瀾湄次區域國家民眾(zhong) 之間相互交流接觸,將使瀾湄合作精神牢固地植根於(yu) 各國人民心間。
越南《人民報》領導班子成員、社黨(dang) 委常委、宣教部部長、《人民周末報》總編輯武梅煌認為(wei) ,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已經成為(wei) 一種有效機製,促進了次區域的社會(hui) 發展。合作有助於(yu) 加深六國之間的友好關(guan) 係,促進東(dong) 盟和地區一體(ti) 化建設,為(wei) 南南合作作出了貢獻,並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促進文化交流合作時,新聞媒體(ti) 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新聞媒體(ti) 介紹傳(chuan) 播地區各國發展友好關(guan) 係的故事,是共同夯實國家間友誼的堅實橋梁,有助於(yu) 促進各國人民間的交流以及地區的合作與(yu) 發展。
老撾記者協會(hui) 主席沙萬(wan) 坤·拉沙蒙指出,中國是老撾最大的投資國,為(wei) 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中老兩(liang) 國已簽署雙邊本幣合作協議。老撾正努力將本國由“陸鎖國”打造為(wei) “陸聯國”,中老兩(liang) 國共同投資修建的中老鐵路是東(dong) 盟和中國實現互聯互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這條鐵路未來還將由老撾萬(wan) 象連通至泰國、馬來西亞(ya) 和新加坡,這是區域合作的重要體(ti) 現。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秘書(shu) 長劉卿指出,瀾湄合作是六國共同發起和推進的事業(ye) ,是實現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聯合舉(ju) 措,是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dong) 盟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組成部分。瀾湄合作秉持發展為(wei) 先、平等協商、務實高效、開放包容的瀾湄精神,為(wei) 促進區域繁榮振興(xing) 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wei) 區域合作金色樣板。七年來,六國以瀾湄合作專(zhuan) 項基金為(wei) 依托,持續開展700多項惠民生工程,湧現出許多動人的故事。“甘泉行動”使數百個(ge) 村莊喝上幹淨飲用水,“瀾湄光明行”使成百上千的白內(nei) 障患者重見光明,“太陽村項目”照亮了千萬(wan) 家,高鐵對接、機場聯通、數字賦能,跑出了現代化的瀾湄加速度。
中老兩(liang) 國自古以來便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自1961年中老建交後,中老間的聯係與(yu) 合作不斷深入發展。老撾巴特寮通訊社副社長維萊·馬尼拉表示,中老雙方不斷推進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雙方高層領導定期開展互相訪問,雙方積極踐行高層領導間所達成的決(jue) 議。從(cong) 中央到地方,貿易、投資、教育、公共衛生、社會(hui) 文化、旅遊等領域合作不斷增強,中老命運共同體(ti) 建設得到深入推進。
(光明日報北京6月28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06月29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