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救生員從業亂象調查:身兼數職無證上崗還玩手機
本報記者 趙 麗(li)
本報實習(xi) 生 劉姣姣
男子在室內(nei) 恒溫遊泳池溺水,遊泳館救生員低頭似在玩手機,未注意到溺水情況,9分鍾後才實施救援,最終男子溺水身亡。
這是近期發生在廣州市增城區某會(hui) 所內(nei) 公共泳池的一起溺亡事件。當地相關(guan) 部門向媒體(ti) 表示,遊泳池運營方已承認失責,但雙方未能就賠償(chang) 金額達成一致,目前,事件相關(guan) 方仍在溝通協商中。
夏季來臨(lin) ,遊泳成為(wei) 人們(men) 重要的休閑娛樂(le) 方式,而這場悲劇的發生,使人們(men) 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遊泳池救生員身上。
《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眼下救生員運用和管理問題頗多,比如持資格證的救生員不足,一些遊泳場所出於(yu) 成本考慮沒有配足救生員,或者讓救生員身兼數職;而代表救生員職業(ye) 能力的資格證書(shu) ,花費幾百元便可買(mai) 到假證;明確規定的救生員資格證年審製度,成了一紙空文……
救生員配備不足
有的埋頭玩手機
據媒體(ti) 報道,溺亡者諸葛先生家屬在派出所調出的監控錄像中看到,諸葛先生於(yu) 6月4日15時30分左右進入廣州市增城區的這家遊泳館,做了熱身運動後入水遊泳,在泳池中大概遊了兩(liang) 圈後,突然開始在水中掙紮,出現溺水情況。
監控視頻顯示,當時場邊的救生員一直低著頭,疑似在玩手機,大約9分鍾後才發現問題,隨後呼叫場邊人員對諸葛先生進行救援,但已經錯過最佳救援時機,諸葛先生最終經搶救無效身亡。
而就在今年3月,四川省江油市也發生了一起泳池溺亡事件。死者家屬查看事發時的監控發現,死者當時在泳池中抽搐了一下後便趴在水裏不動,直到被其他遊泳者救起,其間沒有遊泳館救生員出現。對此,遊泳館工作人員稱,事發時間較早,救生員還未到崗。
每年夏季都是溺水高發期,作為(wei) 保障泳客安全的重要“防線”,救生員的存在至關(guan) 重要。據報道,僅(jin) 5月31日一天,深圳大梅沙海濱公園的救生員就救起了8名溺水遊客。
在北京從(cong) 事救生員相關(guan) 工作的胡建(化名)告訴記者,一般溺水發生後,60秒左右時溺水者將出現口鼻進水、停止呼吸、瞳孔放大、身體(ti) 抽搐等狀況,4分鍾到6分鍾時,腦細胞將開始受損,10分鍾之後腦細胞將死亡。對於(yu) 公共泳池的救生員配備情況,在標準遊泳場所(50m×25m)設置觀察台時,應按照救生員觀察區域的劃分,本著不留盲區與(yu) 死角的原則,至少設置4個(ge) 觀察台也就是4名救生員。同時,根據各地相關(guan) 規定不同,如果泳池水麵麵積在250平方米及以下的,應至少配備3名救生員;水麵麵積在250平方米以上的,應按麵積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內(nei) 增加1人。
“但是,目前公共泳池尤其是一些健身房裏的遊泳池,存在沒有配備救生員或者救生員數量不足的問題。”胡建說,一般來說,健身房裏的遊泳池都是非標準的遊泳場所。按照國家體(ti) 育總局職業(ye) 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和中國救生協會(hui) 的要求,非標準的遊泳場所(大型娛樂(le) 戲水遊泳場、兒(er) 童戲水池等),應按照重點布局、觀察區域劃分不留盲區與(yu) 死角的原則配備救生員。在群眾(zhong) 性遊泳活動的高峰期,應增加配備流動值崗的救生員。
胡建以自己供職的遊泳館舉(ju) 例:因為(wei) 泳池麵積不足250平方米,所以配備了3名救生員,通常是2名救生員坐在救生椅上觀察,另一名救生員繞著泳池巡視。
“坐在1.9米高的救生椅上,能觀察到泳池裏的每一個(ge) 人。工作期間必須保持精神高度緊張,如果意識到自己疲倦了,便要主動與(yu) 巡視的救生員交換,下場走幾圈,保持清醒。”胡建說,“幾十個(ge) 人的生命都和你有關(guan) 係,一點兒(er) 都不能懈怠。”
不過,並非每個(ge) 救生員都能如此負責。
作為(wei) 遊泳愛好者的北京市民趙丹告訴記者,經常看到一些遊泳場館的救生員雖然在崗,卻在“開小差”,“上次我在一家遊泳館,五六個(ge) 孩子正在泳池戲水,觀察台上坐著一名救生員,另一名救生員則在不遠處低頭玩手機,持續10餘(yu) 分鍾”。
在北京做遊泳教練多年的熊偉(wei) (化名)告訴記者,暑期學遊泳的人數暴增,部分遊泳館的經營者和教練員隻重視教學進度,而忽略了安全管理。雖然有按要求配齊配足救生員,但有些救生員責任心不夠強,脫崗或在上崗期間玩手機、打瞌睡走神,“當事故出現時,如果救生員反應遲緩,就很容易救援不及時,發生意外”。
資格證假證泛濫
崗前培訓走過場
據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人士介紹,遊泳救生員是國家頒布的體(ti) 育行業(ye) 實施國家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製度的職業(ye) 。救生員上崗,需要持有《遊泳救生員國家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以下簡稱救生員資格證)。
“遊泳救生員的職業(ye) 道德規範要求其必須忠於(yu) 職守、嚴(yan) 守紀律、團結協作、共同完成本職工作。忠於(yu) 職守、履職認真、嚴(yan) 守崗位、服從(cong) 指揮也是遊泳救生員履行職責的應有之義(yi) 。”胡建介紹說,這張救生員資格證的認定,也經過了一定的變遷。遊泳救生員在納入國家職業(ye) 大典前,是由行業(ye) 協會(hui) 監管的。此後,因為(wei) 遊泳被國家納入高危體(ti) 育項目,原來由行業(ye) 協會(hui) 頒發的證書(shu) 被廢止。救生員需要通過考試達到國家製定的標準,獲得資格證後方能上崗。
胡建告訴記者,遊泳池救生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獲得救生員職業(ye) 資格證方能擔任。正規的泳池在招聘救生員時,也會(hui) 明確要求應聘者持有救生員資格證。無證上崗或者辦假證上崗,一經相關(guan) 部門查實將會(hui) 受到嚴(yan) 厲處罰,但業(ye) 內(nei) 還是不時會(hui) 有這類人員出現。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救生員資格證假證泛濫,可以輕易買(mai) 到。
記者谘詢了數家通過關(guan) 鍵詞在網絡上搜索到的售賣假證的商家,發現救生員資格證價(jia) 格在150元至400元之間不等。有的商家還表示,多辦還能有優(you) 惠。而價(jia) 格之所以有差距,是因為(wei) 價(jia) 格稍高的假證書(shu) ,掃上麵的二維碼可以掃出所需匹配的個(ge) 人信息;價(jia) 格低的假證書(shu) 上,二維碼掃碼後則顯示的是空白內(nei) 容。
“把你的個(ge) 人信息發過來,說一下想要的發證日期,立馬就能生成仿真證書(shu) 。”一名從(cong) 事救生員資格證假證辦理業(ye) 務的商家和記者取得聯係後,第一句話便是索要個(ge) 人信息,同時承諾“肉眼看不出真假,而且這個(ge) 二維碼可以掃出真實信息”。
在向記者發送救生員資格證假證樣板後,商家還一再保證:“除了證書(shu) 編號查不到以外,其他地方和真證一模一樣,隻要不去官網查詢,壓根兒(er) 發現不了這是假證。”
此外,也有商家提醒說,辦好假證後,會(hui) 不會(hui) 被發現則是購買(mai) 者自己的事了,不保證一定不會(hui) 被查出來,一旦查驗出來商家概不負責。
除假證泛濫外,記者注意到,一些招聘企業(ye) 對救生員資質的重視程度也不高。
一些求職平台關(guan) 於(yu) 遊泳池救生員的招聘信息中,不少招聘方並未在職位要求中明確標注“需要持救生員資格證上崗”。對此,記者以應聘者身份進行了電話核實。
“應聘救生員當然要有救生員資格證。如果沒有救生員資格證,可以選擇其他崗位,比如助理教練等。”河南鄭州一家大型遊泳健身俱樂(le) 部的人事總監這樣說。
不過也有招聘方對此並不在意。當記者問及應聘救生員是否需要救生員資格證時,北京市朝陽區一家遊泳健身房招聘專(zhuan) 員明確回複:“遊泳旺季來了,課程太多,急需招人,沒有救生證也可應聘,可以突擊訓練。”
另一家位於(yu) 河南鄭州的招聘方隻問了句“會(hui) 遊泳嗎”?得到肯定答複後便立即與(yu) 記者約定麵試時間。當記者詢問是否需要相關(guan) 證件時,對方表示“帶著身份證就行,其他不需要”。
此外,當記者詢問一些招聘方如何檢驗救生員資格證真偽(wei) 時,大部分招聘專(zhuan) 員表示,需要查看麵試者的救生員證書(shu) 並在國家體(ti) 育總局官網中查詢其證書(shu) 編號。但也有招聘方比較“隨意”,比如當記者將提供虛假救生員資格證商家發來的樣板打碼發送給位於(yu) 河南某招聘方後,對方並沒有對證書(shu) 上的二維碼進行掃碼驗證,也沒有登錄國家體(ti) 育總局官網對證書(shu) 上的編碼進行核查,隻是查看救生員證書(shu) 的外表後,就立即回複:“是這個(ge) 證書(shu) ,可以具體(ti) 來聊聊上崗時間。”
在調查中,有的招聘方還表示,需要救生員身兼數職,既是“教練員”又是“救生員”,有的甚至還是“管理員”和“收費員”。有的招聘方則表示,遊泳館的教練、助理教練同時要擔任救生員的角色,所以需要持有教練證但可以沒有相應的救生員資格證。
“比如,遊泳池招聘的是救生員,入職後還兼職遊泳教練。但是遊泳教練是需要教練證的,如果有相關(guan) 部門來查,口徑是‘我就是救生員’,不來查就沒人管,還可以繼續教學。其實按照相關(guan) 規定,遊泳池內(nei) 救生員和教練員都需要把救生員資格證和教練證公示在場館內(nei) ,但實際這麽(me) 做的遊泳館並不多。”在北京從(cong) 事救生員工作的馬騰(化名)說。
年審規定未落實
管理製度待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體(ti) 育總局有關(guan) 文件的要求,遊泳救生員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實行年審注冊(ce) 製度,有效期是3年的,救生員資格證每年需要年審一次才可以繼續使用。未通過年審注冊(ce) 考核和未參加年審注冊(ce) 的注銷注冊(ce) 證書(shu) ,沒有終生有效的規定。
然而,多位受訪的業(ye) 內(nei) 人士坦言,有不少所謂的持證救生員沒有按規定進行年審。從(cong) 業(ye) 多年的馬騰直言“不需要年審”,“考完救生員資格證後,沒有被通知過要年審”。
記者近日以應聘者身份就此問題谘詢遊泳館發現,有的遊泳館在招聘過程中雖然要求救生員有救生員資格證,但是並不會(hui) 對資格證的發證時間進行要求,也沒有年審要求。
“救生員資格證全國通用,有的地方要求年審,有的地方不要求。我們(men) 公司不要求年審,拿著證書(shu) 麵試即可。”浙江杭州一家健身服務公司的人力行政總監這樣說。
北京市豐(feng) 台區一家遊泳館也在應聘者表示救生員資格證未年審時表示:“資格證滿一年了沒關(guan) 係,我們(men) 不要求年審。”
對此,胡建告訴記者:“資格證考核要求有一定的遊泳基礎——25米自由泳要在20秒內(nei) 遊完,潛水長度達到20米以上,能掌握心肺複蘇等急救技術和相關(guan) 急救理論。一個(ge) 20歲的人到了30歲,不一定能保持原來的遊泳速度。所以,資格證年審是很有必要的,但實踐中落實得很不夠。”
同時,受訪從(cong) 業(ye) 者還向記者提到了一個(ge) 現象,到了夏天,不少小區內(nei) 的室外泳池開放,但是一些考取了救生員資格證的人,並不願到小區這種小型室外泳池工作。
“有證的救生員很多是外來務工人員和假期兼職的大學生,而小區這種小型室外泳池一般隻在夏天開放,其餘(yu) 時間救生員就‘賦閑’了。對於(yu) 想找穩定工作的人來說缺乏吸引力。”在海南擔任某小區泳池承包人的程先生說,實際上,願意在小區泳池幹的救生員,更有可能是沒有資格證的,“他們(men) 的工資普遍較低,考證要花錢,很多人都不願意考”。
“如果泳池沒有全職、職業(ye) 的救生員,總雇傭(yong) 兼職或者流動救生員會(hui) 有很大的隱患。一是對現場環境不夠熟悉可能會(hui) 影響施救效果。二是兼職救生員往往缺乏過硬的救生經驗,在遇到溺水情況時難以及時選取合理的救生方式。三是職業(ye) 意識不強,在崗位上跟人聊天、玩手機也容易忽視溺水情況,導致悲劇的發生。”胡建說。
曾著有《遊泳安全救生教育相關(guan) 問題研究》的海南大學體(ti) 育學院教師殷培根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遊泳安全救生員的構成複雜,大部分救生員是來自健身俱樂(le) 部、高等學校相關(guan) 部門的體(ti) 育教師,其中具備專(zhuan) 業(ye) 救生知識與(yu) 技能的人員占比非常少,且人員流動性較大,多數都是健身俱樂(le) 部的成員與(yu) 教練,沒有接觸過專(zhuan) 業(ye) 的遊泳救生安全教育培訓,專(zhuan) 業(ye) 素質不高,在進行救助時多依靠自己的個(ge) 人經驗,他們(men) 從(cong) 某些角度來講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yi) 上的遊泳救生員。
“此外,救生員性別比例不平衡,男多女少。對救生員沒有學曆上的要求導致救生員整體(ti) 文化水平偏低,綜合素質不高,造成行為(wei) 習(xi) 慣方麵的懶散,在實行救助時危險係數增加,使得遊泳救生工作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問題。”殷培根說。
據殷培根介紹,我國早期建立的救生員協會(hui) ,在名義(yi) 上是對國內(nei) 所有的遊泳救生員進行工作培訓與(yu) 管理,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管理製度不完善,隻局限於(yu) 救生員和救生培訓基地方麵,對救生機構與(yu) 救生人員的管理力度有限,而且現階段對救生員的培訓主要集中於(yu) 泳池場地的救生工作內(nei) 容,忽視了對大海救生員的培訓工作。
“未來希望結合我國國內(nei) 救生事業(ye) 發展的實際情況設立相關(guan) 的管理條例,完善遊泳安全教育培訓製度,並建立嚴(yan) 格的審查監督機構增強對遊泳安全教育的監管力度,以保障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序進行。”殷培根建議,可以通過一些合理的渠道來進行資金的籌集,為(wei) 救生機構的建設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以此確保救生培訓機構的正常運作,促進救生事業(ye) 的健康發展。
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