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質量發展 共建更可持續的未來
【特別關(guan) 注·夏季達沃斯論壇】
推動高質量發展 共建更可持續的未來
——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聚焦“全球背景下的中國”
光明日報記者 曹元龍 王妤心泓 劉 茜 陳建強
6月29日,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落下帷幕。本屆論壇將“全球背景下的中國”設為(wei) 核心議題之一,展現出中國與(yu) 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般的緊密聯係。正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論壇開幕式上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已與(yu) 世界經濟深度融合。我們(men) 在全球化中發展了自己,也成為(wei) 了維護全球化最堅定的力量。
也因如此,在世界經濟複蘇和變革的關(guan) 鍵時刻舉(ju) 辦的本屆論壇的3天會(hui) 程、180餘(yu) 場活動裏,“中國”是與(yu) 會(hui) 嘉賓代表口中的高頻詞。通過交流探討,與(yu) 會(hui) 者從(cong) 豐(feng) 富的信息裏觸摸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脈搏,體(ti) 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與(yu) 行動,感受共建“一帶一路”深耕細作紮實推進,更加堅信中國將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為(wei) 各國投資者提供互利共贏合作機會(hui) ,推動世界經濟邁向更加普惠、更有韌性、更可持續的未來。
觸摸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脈搏
“重啟增長”是本屆論壇的核心議題之一,而“脆弱”則是不少嘉賓代表用來形容當下世界經濟現狀的詞語。這種焦慮與(yu) 不安不是沒有緣由的。比如,在“全球債(zhai) 務爆炸”對話會(hui) 上,與(yu) 會(hui) 者不無擔憂地表示,隨著主要國家的央行紛紛提高利率來應對居高不下的通脹壓力,債(zhai) 務風險正變得日益嚴(yan) 峻,在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
當此時刻,論壇自然聚焦中國。過去1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達6.2%;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成為(wei) 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嘉賓期待中國繼續為(wei) 促進國際自由貿易、穩定世界經濟增長發揮重要的“壓艙石”和動力源作用。
地緣政治緊張態勢會(hui) 對中國經濟產(chan) 生怎樣的影響?如何看待當前的中國經濟態勢?中國將迎來哪些新的增長趨勢?在“亞(ya) 洲製造業(ye) 的複蘇”“前瞻掃描:中國的未來趨勢”等活動上,這些都是與(yu) 會(hui) 嘉賓頻頻提及的問題。
“目前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還是相對有利的。”康奈爾大學教授普拉薩德指出,中美經濟關(guan) 係需要穩定,因為(wei) 這不是零和遊戲,雙方都能從(cong) 中受益。中歐關(guan) 係中也具有積極性因素。中非關(guan) 係發展迅速,在“一帶一路”合作方麵,既有基建合作,近來又有更高級別的合作項目。他特別指出:“在中國的斡旋下,中東(dong) 地區的沙特與(yu) 伊朗和解,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看到不是由美國牽線而達成的中東(dong) 重要協議。”
在國內(nei) 層麵,可以從(cong) 變量窺見質量。正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民指出,不要過度注重GDP百分點的變化,要觀察中國的經濟結構在發生怎樣的變化,這才是關(guan) 鍵所在。
製造業(ye) 在中國GDP中占比超過27%,中國製造業(ye) 規模已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wei) 表示,中國已是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基地。製造業(ye) 有助於(yu) 提升資源利用率和提供廣泛的就業(ye) 機會(hui) ,是穩定社會(hui) 的重要力量。
“我們(men) 會(hui) 加快在認知智能領域的實踐探索,為(wei) 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微薄力量。”上海交通大學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金融實驗室主任、可之科技聯合創始人王冠介紹,以“生成式大模型”為(wei) 代表的認知智能,在每一個(ge) 細分產(chan) 業(ye) 都大有可為(wei) ,能將生產(chan) 效率提高到史無前例的水平。可之科技團隊在“大模型”興(xing) 起之前就開始致力於(yu) 可解釋認知智能的科研攻關(guan) ,在數字科技、數字教育、生物醫藥等領域進行產(chan) 業(ye) 應用。
過去10年,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迅速,連續11年高於(yu) 同期GDP增速,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已超過40%。埃森哲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主席朱虹認為(wei) ,從(cong) 中長期看,中國經濟增長麵臨(lin) 人口下降、投資拉動經濟貢獻率降低等挑戰,但是機遇總是和挑戰伴生,埃森哲的觀察和判斷是,中國數字經濟仍擁有廣闊的機遇,中國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前景向好。
截至去年底,中國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421.2萬(wan) 件,是世界上首個(ge) 國內(nei) 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超300萬(wan) 件的國家。金杜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張毅表示,中國修改專(zhuan) 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建設國家級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這些舉(ju) 措對知識產(chan) 權保護起到積極作用。保護知識產(chan) 權就是保護創新。
體(ti) 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與(yu) 行動
在本屆論壇上,世界經濟論壇與(yu) 埃森哲、中國氫能聯盟共同發布《中國綠色氫能發展路線圖》報告,提出了中國綠色氫能市場的六大發展目標及35項支持措施,並建議從(cong) 現在起到2030年分三個(ge) 階段落實這些措施。
2020年9月,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zheng) 於(yu)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與(yu) 會(hui) 嘉賓看來,實現雙碳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也將撬動廣闊市場。
“中國是全球各行各業(ye) 價(jia) 值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綠色產(chan) 業(ye) 。在雙碳戰略的指導下,綠色產(chan) 業(ye) 的發展機會(hui) 是長期明確的。”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戴鍵認為(wei) ,圍繞低碳綠色,電氣化、船舶海工等領域都有很多發展機會(hui) 。對於(yu) 丹佛斯而言,關(guan) 鍵是練好內(nei) 功,提升自身順應市場、把握機會(hui) 的能力。作為(wei) 全球領先的能效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丹佛斯已經在中國投資建設12家工廠和26處銷售點。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餘(yu) 鋒表示,打造低碳、智慧、健康的建築已成為(wei) 建築業(ye) 實現節能減排的必經之路。作為(wei) 可持續發展的踐行者和賦能者,霍尼韋爾致力於(yu) 通過軟硬一體(ti) 、強弱電一體(ti) 、雲(yun) 邊一體(ti) 的解決(jue) 方案,幫助業(ye) 主在保證建築運營效率的基礎上,打造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續的樓宇環境。
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綠色低碳風”在中國已經深入人心。普華永道在論壇上發布的《期待與(yu) 忐忑:2023全球職場調研》報告顯示,在中國,員工對推動其雇主采取氣候行動有比較強烈的緊迫感。53%的受訪者認為(wei) 雇主有責任采取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54%的中國受訪者認為(wei) 其公司正在采取適當的行動以應對氣候變化。
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主席陳黎明認為(wei)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消費者傾(qing) 向於(yu) 選擇環境友好的產(chan) 品和服務,旨在協助企業(ye) 采取更有效行動的工具也頻頻出新。中國是世界經濟複蘇的重要引擎,更在引領全球實現可持續目標方麵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
“我對中國市場特別是能源轉型很樂(le) 觀。”世界經濟論壇聯席主席、歐亞(ya) 資源集團首席執行官宋本表示,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麵,中國是世界領先的技術驅動力。“沒有中國,我們(men) 無法完成能源轉型。”
點讚共建“一帶一路”紮實推進
作為(wei) 觀察世界經濟的窗口,夏季達沃斯論壇成為(wei) 破解全球化發展難題、提供中國方案的重要平台。對於(yu) 中國倡議、中國方案的討論和點讚通過夏季達沃斯論壇傳(chuan) 播到全世界,為(wei) 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凝聚了信心和力量。
近年來,國際上出現一些別有用心的雜音,聲稱中國的貿易和投資讓發展中國家陷入債(zhai) 務陷阱,抹黑“一帶一路”倡議。在本屆論壇上,多國政要和企業(ye) 負責人以本國真實發展境遇表達了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肯定。
“津巴布韋的經濟轉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yu) ‘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資。未來,我們(men) 希望在增加產(chan) 業(ye) 附加值、提高勞動力素質、促進清潔能源發展等方麵加強合作,共享‘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津巴布韋工商部部長塞凱·恩澤紮表示,津巴布韋作為(wei) 內(nei) 陸國家,物流不暢、能源不足,主要出口煤炭、農(nong) 產(chan) 品等初級產(chan) 品,而“一帶一路”建設改善了津巴布韋發展的短板,為(wei) 津巴布韋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總裁別科圖爾沃夫期待共建“一帶一路”更加注重科技和知識的轉移,這將創造更多就業(ye) 、GDP增長等二級甚至三級效益。他認為(wei)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是一個(ge)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進入新階段”的好時機。
“經曆過全球性危機的衝(chong) 擊,我們(men) 應當更加珍視團結與(yu) 合作。人類社會(hui) 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曆史。在重大危機麵前,沒有任何一個(ge) 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也沒有任何一個(ge) 國家可以單槍匹馬解決(jue) 問題,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在西方一些國家鼓噪“脫鉤斷鏈”的當下,李強總理在本屆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中說出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渴望合作共贏的心聲。
(光明日報天津6月29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06月30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