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聞隨筆】畢業生離校,高校就業服務不能離線

發布時間:2023-06-30 09:2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聞隨筆】

  作者:徐吉洪(浙江工業(ye) 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研究員,浙江省輿情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近日,人社部部署啟動2023年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服務攻堅行動,明確在7月至12月,以2023屆離校未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和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門登記的失業(ye) 青年為(wei) 對象,強化服務保障、權益維護、困難幫扶等,盡力幫助青年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

  隨著這一屆高校畢業(ye) 生陸續離校,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也將進入“後半程”,高校就業(ye) 服務將開啟“離校不離線”新模式。持續關(guan) 注這一屆離校未就業(ye) 的高校畢業(ye) 生,創造條件幫助他們(men) 有業(ye) 就、就好業(ye) ,是貫徹好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任務要求的重要舉(ju) 措。

  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是重中之重。穩就業(ye) 、促就業(ye) 工作絲(si) 毫不能鬆懈,須確保就業(ye) 服務始終在線。值得指出的是,高質量就業(ye) 是一個(ge) 結構化的概念,不同條件的畢業(ye) 生對就業(ye) 的需求亦不同。這也意味著,做好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須強化精準思維,堅持做在日常、具體(ti) 到人,提供個(ge) 性化就業(ye) 指導與(yu) 幫扶,真正助力學生走好人生成長的這關(guan) 鍵一步。

  首先,嚴(yan) 格實施高校畢業(ye) 生高質量就業(ye) 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全員抓就業(ye) 、促就業(ye) 的格局與(yu) 氛圍,為(wei) 推進就業(ye) 相關(guan) 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與(yu) 此同時,強化開源拓崗,不斷增加優(you) 質崗位供給。對外,要加大訪企拓崗力度,學校、學院等相關(guan) 負責人要帶頭走出去,主動走進企業(ye) 、行業(ye) 、園區、社區,與(yu) 相關(guan) 單位建立就業(ye) 合作渠道,拓展實習(xi) 見習(xi) 崗位;對內(nei) ,可挖掘校內(nei) 的行政助理和科研助理崗位等資源,優(you) 先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ye) 生提供就業(ye) 崗位。

  就業(ye) 服務如何精準?就摸清就業(ye) 需求來說,高校可組織專(zhuan) 門力量設置“職業(ye) 指導簡曆實驗室”,通過“專(zhuan) 家坐診”接單,為(wei) 畢業(ye) 生提供“一對一”服務,通過優(you) 化完善畢業(ye) 生的簡曆等,吸引用人單位關(guan) 注度,以提高求職成功率。此外,通過舉(ju) 辦研討會(hui) 等增加師生交流,有利於(yu) 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個(ge) 別輔導和精準疏導。在供需匹配環節,高校可通過訪企拓崗、引企入校,加強對畢業(ye) 生的應聘指導和擇業(ye) 引導,為(wei) 畢業(ye) 生高質量就業(ye) 牽線搭橋。同時,巧用新媒體(ti) 打好就業(ye) “突圍戰”,通過開展“主播帶崗雲(yun) 接力”等方式,為(wei) 畢業(ye) 生提供優(you) 質便捷、高效精準求職就業(ye) 信息。加強家校聯係與(yu) 溝通,也有助於(yu) 更好把握學生多方麵的情況,更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ye) 。

  就業(ye) 路上,一個(ge) 都不能少。對於(yu) 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ye) 家庭、有殘疾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家庭有突發情況的、較長時間未就業(ye) 的以及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畢業(ye) 生等這些特殊群體(ti) ,要重點關(guan) 注,給予精準幫扶。應實施“一人一檔”“一人一策”,及時發放就業(ye) 補助,優(you) 先推薦就業(ye) 崗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業(ye) 兜底幫扶。對他們(men) 的幫扶,也是對他們(men) 背後一個(ge) 個(ge) 困難家庭的紓困與(yu) 托舉(ju) 。

  高校畢業(ye) 生高質量就業(ye) 關(guan) 係到學生前程、家庭幸福和社會(hui) 穩定。讓我們(men) 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強化精準舉(ju) 措,幫助畢業(ye) 生實現快就業(ye) 、早就業(ye) 、樂(le) 就業(ye) 、就好業(ye) 。

  《光明日報》(2023年06月30日 10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