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新金融服務如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新金融服務如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6月29日,在中國新聞社主辦、中國新聞網承辦的2023中新財經年中會(hui) “中國式現代化新金融服務”主題論壇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圍繞這一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國家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主任張曉晶指出,金融體(ti) 係要更好地支持實體(ti) 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要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突出競爭(zheng) 中性,繼續發展民營金融機構,推動金融領域的混合所有製改革以及金融部門治理結構的優(you) 化。同時,金融體(ti) 係要更好地支持科技創新,讓“耐心資本”與(yu) “風險資本”齊頭並進。
“‘耐心的資本’能夠為(wei) 創新創業(ye) 的企業(ye) 提供長錢。”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圍繞金融如何激勵企業(ye) 創新發表觀點。田軒表示,激勵企業(ye) 創新需要“寬容”的金融市場:一是對失敗的高度容忍,二是長期的機構投資者,三是不特別頻繁的信息披露,四是更開放的資本市場,五是更加穩定的宏觀政策導向。
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周景彤同樣認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金融服務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至關(guan) 重要。對此,周景彤提出自己的觀點:變革風險管理的理念,開展科技信貸、知識產(chan) 權抵押等金融產(chan) 品的創新,加快投貸聯動等方麵業(ye) 務的發展和完善。
此外,在主題論壇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新金融服務如何落到實處等問題,花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餘(yu) 向榮、光大理財副總經理李永鋒和網商銀行行長助理彭博從(cong) 不同角度發表看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