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有風險!近期中暑相關病例增幅明顯
據北京市衛健委網站消息,截至6月22日,北京本月份已出現了9個(ge) “高溫日”。近期,北京120急救轉運中暑相關(guan) 病例增幅明顯,尤其是一些熱門景區周圍,中暑發生率較往年增多。
中暑有哪些表現呢?高溫引起的中暑主要有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種。先兆中暑主要表現為(wei) 患者大量出汗,感到頭暈眼花、四肢無力、心慌氣短、注意力不集中,在離開高溫環境進入陰涼通風的環境時,短時間可以恢複正常。輕症中暑患者除了有先兆症狀外,還會(hui) 伴有發熱,出現早期循環功能紊亂(luan) ,出現麵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症狀,甚至發展到四肢濕冷、麵色蒼白、心跳過速、皮膚幹皺等。高溫中暑不僅(jin) 會(hui) 造成人體(ti) 各器官係統的直接損害,還可能會(hui) 導致一些神經係統後遺症。
對於(yu) 中暑患者的急救,主要有以下三步:第一步是轉移,要迅速將其抬到通風、陰涼、幹爽的地方,遠離高溫環境。第二步是降溫,使其平臥並解開衣扣,用扇子扇風或電扇吹風,塗抹清涼油,加速散熱,也可用冷水給患者全身擦浴,持續進行物理降溫。第三步是補液,在患者有意識時,可補充一些水分。推薦少量多次飲水,切不可快速大量飲水,以免造成電解質紊亂(luan) ,引起不良後果。一般經過以上急救,先兆或輕症中暑患者可逐漸恢複正常。
重症中暑又分為(wei) 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其中熱射病最為(wei) 嚴(yan) 重,是一種死亡率較高的致命性急症,以中樞神經係統症狀和高熱為(wei) 主要表現,患者可能會(hui) 出現散熱困難、頭痛、頭暈,甚至昏迷等危險表現,除了體(ti) 溫升高還會(hui) 產(chan) 生許多不可逆的反應,必須盡快就醫。在高溫高濕度環境下進行體(ti) 力勞動、劇烈運動者,年老體(ti) 弱或本身就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都是熱射病的高危人群。需要提醒的是,一些老人長居室內(nei) ,因生活習(xi) 慣不願意吹空調,又緊閉門窗不想讓熱風吹進室內(nei) 。在這樣的封閉環境中,溫度、濕度均相對較高,很容易發生中暑導致嚴(yan) 重後果。
北京120提示,高溫有風險,避暑有方法。在高溫天氣裏,無論白天還是傍晚,盡量不要直接暴露在戶外勞作、運動、遊玩;在室內(nei) 環境,適時打開空調電扇,確保安全是第一位;對先兆和輕度中暑患者及時進行科學的現場急救,能夠緩解症狀,促進恢複;發現重症中暑患者,必須立即送醫院診治,第一時間撥打120,切莫延誤救治時機。(記者孫紅麗(l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