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共第一個農村支部成立百年座談會舉辦
光明日報衡水6月29日電(記者耿建擴、陳元秋)26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與(yu) 中共第一個(ge) 農(nong) 村支部曆史貢獻——紀念中共台城特支成立100周年”座談會(hui) 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舉(ju) 辦。座談會(hui) 由中共河北省委黨(dang) 史研究室、衡水市委主辦,中共安平縣委承辦。來自中共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共中央黨(dang) 校、全國黨(dang) 建研究會(hui) 、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等單位的黨(dang) 建黨(dang) 史研究界權威專(zhuan) 家學者及部分老一輩革命家後代、中共台城特支創辦人弓仲韜的後輩親(qin) 屬等60餘(yu) 人與(yu) 會(hui) 。
1923年8月,在中共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指導下,弓仲韜回到家鄉(xiang) 安平縣台城村,創建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台城特別支部,開創了黨(dang) 把支部建在農(nong) 村基層的先河。1924年8月,又成立了黨(dang) 在河北省的第一個(ge) 縣委——安平縣委,弓仲韜任書(shu) 記。台城黨(dang) 支部自成立時起,就一直發揮著戰鬥堡壘作用。
會(hui) 場內(nei) ,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各抒己見。中共中央黨(dang) 校黨(dang) 史部教授齊小林說,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今天,“天下為(wei) 公、革故鼎新、親(qin) 仁善鄰”的品格,對黨(dang) 忠貞不渝的品格,必然在安平得到發揚,必將融入安平文化的血脈,成為(wei) 引領安平發展的精神力量。
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馮(feng) 留建認為(wei) ,台城特支曆經革命不同的曆史發展時期,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不斷壯大作出了重要的曆史貢獻。這一革命火種的燎原之勢,對以後幾年甚至幾十年中國農(nong) 村尤其是北方農(nong) 村黨(dang) 的建設;團結和帶領農(nong) 民群眾(zhong) 抗擊外來侵略;反抗封建壓迫和剝削,實現農(nong) 民的徹底解放等,產(chan) 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張世飛認為(wei) ,大力加強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支部建設對於(yu) 提高黨(dang) 的執政能力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yi) 。作為(wei) 中共第一個(ge) 農(nong) 村支部和河北第一個(ge) 縣委,要繼續發揚爭(zheng) 當第一的精神,在新時代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建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基層治理等方麵創先爭(zheng) 優(you) 。
《光明日報》(2023年06月30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