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寓教於學”的暑期研學遊,如何才能名副其實?

發布時間:2023-06-30 09:30:00來源: 工人日報

  6月,畢業(ye) 季如約而至,加上即將到來的暑假,旅遊市場正準備迎接新一輪的出行熱潮。在以學生和家長為(wei) 主要遊客群體(ti) 的暑期旅行中,“寓教於(yu) 學”的研學遊熱度逐漸攀升。

  在市場日漸火熱的同時,有家長反映,部分研學遊項目存在價(jia) 格不透明、行程設計“缺學少研”、從(cong) 業(ye) 人員資質良莠不齊、要求學生風險自負等問題。

  研學遊到底是在遊玩中學到真本領,還是僅(jin) 僅(jin) 將旅遊披上了一層研學外衣?如何才能讓研學遊名副其實?對此,記者進行了采訪調查。

  研學遊成暑期出遊熱門選擇

  重走絲(si) 綢之路、尋根華夏源頭、穿越河西走廊……這些光看主題就能感受到曆史厚重感的研學遊項目,近來在旅行和社交平台上,正受到大量家長的關(guan) 注和詢問。模擬商業(ye) 活動、軍(jun) 旅生活初探、沙漠尋寶等主打實踐體(ti) 驗的項目,也成為(wei) 這個(ge) 暑假炙手可熱的出遊選擇。

  “不想讓孩子走馬觀花,想讓孩子深度體(ti) 驗北京的曆史文化。”抱著這樣的想法,來自山東(dong) 青島的家長張女士在這個(ge) 端午假期,給自己上四年級的女兒(er) 報了故宮親(qin) 子專(zhuan) 場研學遊。“雖然知識點比較淺顯,但比我們(men) 自己逛有意思得多。活動還包括做遊戲發獎品,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張女士說,自己此前也多次給孩子報名學校組織的研學活動,孩子很願意參加,收獲也很大。

  近年來,人們(men) 對“遊學一體(ti) ”的研學遊熱情越來越高。數據顯示,2022年,研學旅行人數突破600萬(wan) 人次,創曆史新高。業(ye) 內(nei) 預計,今年,研學遊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旺盛的需求推動了供給側(ce) 的創新發力,研學遊市場呈現出產(chan) 品、空間與(yu) 經營主體(ti) 的多樣化特征。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2022-2023》,社區研學、校車研學等類型成為(wei) 研學旅行產(chan) 品的新嚐試,體(ti) 育、工業(ye) 、文博等領域的主題營地也拓展了研學旅行空間。

  個(ge) 別研學遊項目引家長擔憂

  記者在某旅遊平台搜索“研學遊”一詞,出現了航天科考、海洋科普、AI探秘、境外遊學、領袖素質培養(yang) 等主題繁多的研學遊活動,其中既有景點半日遊或一日遊,也有長達一周及以上的研學夏令營。

  不過,令家長比較疑惑的是,同樣地點、時長的研學遊,價(jia) 格卻不盡相同。

  以呼倫(lun) 貝爾大草原7天6晚研學遊為(wei) 例,平台上展示的價(jia) 格多則近1.3萬(wan) 元,少則隻需要2000多元。對此,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目前,研學遊領域定價(jia) 沒有統一標準,有的旅行社定價(jia) 比較隨意。

  除了價(jia) 格問題,一些研學遊產(chan) 品的質量也受到質疑。抱著能在實踐中學到真知的期待,一些家長和學生在參與(yu) 過研學遊項目後卻表示,並沒有達到預期。

  “孩子剛上一年級,老師讓每人交280元,但就在景點逛了一天,沒有講解也沒有實踐。”一位受訪家長認為(wei) ,這樣的研學遊項目行程粗糙、“缺學少研”,僅(jin) 僅(jin) 是將旅遊披上了一層研學外衣。

  此外,旅行機構及工作人員是否具有資質,也是家長們(men) 擔憂的重點問題。某旅行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些研學旅行機構的導遊“簡單背了幾套詞就上崗了”。記者谘詢了某機構的中學生研學旅行夏令營項目,在問及授課老師資質時,商家表示“老師是做能力拓展的,沒有學校那種資質證明”。

  不僅(jin) 如此,廣東(dong) 佛山家長孫先生給記者出示的一份研學旅行協議中,更是出現了“學生因不當行為(wei) 或自身疾病引起的人身、財產(chan) 損失均由其自行承擔”等表述。孫先生覺得,對未成年學生提出如此要求,讓家長難以放心。

  行業(ye) 健康發展需明確準入門檻

  有分析認為(wei) ,未來3年~5年內(nei) ,研學遊的滲透率將迅速提升,研學旅行市場總體(ti) 規模將超千億(yi) 元。如何讓研學遊名副其實,關(guan) 係到行業(ye) 的長遠發展。

  “研學遊最終要落在‘學’上。”南開大學旅遊與(yu) 服務學院院長徐虹表示,“學”是目標,研學遊是走向社會(hui) 、走向實踐、走向大自然的學習(xi) 。

  徐虹認為(wei) ,推動該行業(ye) 健康發展,關(guan) 鍵在於(yu) 從(cong) 頂層設計上提供政策支持,同時設定管理標準和準入門檻,避免魚龍混雜、隨意“搭車”的情況。此外,產(chan) 品要符合市場規律,建立風險預案。

  在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趙虎看來,行業(ye) 健康發展一方麵需要相關(guan) 部門出台具體(ti) 的管理性規範,另一方麵應設立多方參與(yu) 機製,開展公開招標或競爭(zheng) 性磋商等活動,進而豐(feng) 富研學遊產(chan) 品種類,增強產(chan) 品價(jia) 格的合理性。

  談及研學遊的未來,徐虹說,關(guan) 鍵在於(yu) 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研學遊需求,進行個(ge) 性化開發,整合特定資源,讓孩子有所收獲,“要有開放觀、市場觀和共建共享的理念,研學遊才能走得更遠。”(記者 陳丹丹)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