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周京津冀等地再迎兩輪高溫天氣 局地最高超40℃
據中央氣象台消息,今年6月以來,我國高溫天氣主要影響華北、黃淮等地,京津冀平均高溫日數11天,較常年同期偏多6天,北京高溫日數(11天)為(wei) 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最多。21-24日過程京津冀等地高溫極端性強、持續時間長、範圍廣,為(wei) 華北地區近10年來6月最強高溫過程。
預計未來兩(liang) 周華北、黃淮仍多炎熱高溫天氣,主要有兩(liang) 輪高溫過程。6月29日-7月2日,京津冀、豫中北、魯西等地最高氣溫可達37℃~39℃,局地可超40℃,河北北部局地將接近或突破曆史同期極值,高溫過程強度和持續時間與(yu) 6月21日-24日過程接近。7月6日-9日,內(nei) 蒙古中部、京津冀、山東(dong) 、河南中北部等地仍有高溫,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達40℃左右。
此外,6月29日-7月2日,南方地區也將有35℃~37C高溫天氣,7月7日以後南方地區高溫將逐漸發展加強,7-14日、20-24日江南、華南將出現35℃~37℃高溫天氣,局地可達37℃~40℃。
氣象專(zhuan) 家提醒,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未來兩(liang) 周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東(dong) 西部、河南中北部等地有高溫災害風險。人員長時間戶外活動易發生中暑或熱射病,公眾(zhong) 外出注意做好防暑降溫措施,勤補水。此外,高溫天氣還易引發森林草原火災,城鄉(xiang) 發生火災風險增加,公眾(zhong) 需注意用火安全。
此前,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表示,高壓的影響造成了持續的晴空少雲(yun) 的天氣,使得地麵的氣溫容易上升;另外,西部和北部的蒙古高原也有非常明顯的影響,因為(wei) 高原上接受太陽輻射加熱大氣的效率更高,高原上的暖氣團東(dong) 移來到平原上空以後,也會(hui) 加劇平原地區晴空日曬的效率,這是造成華北平原出現高溫天氣最根本的原因。文/本報記者 李鐵柱 實習(xi) 生 張一帆
關(guan) 注
鄭州首次在地鐵開放10處納涼點
據鄭州發布消息,為(wei) 應對持續高溫天氣,7月1日起,鄭州市人防辦充分發揮人防工程的戰備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在33處納涼點開展免費避暑納涼活動,其中10處地鐵納涼點為(wei) 首次開放。
33處納涼點包括市區23處,各縣市、上街區10處,使用麵積約3200平方米。目前,鄭州各縣市區及市屬工程納涼點均按照納涼工作要求進行了場地整修,配備了桌椅、飲水機、棋牌、報紙雜誌、人防宣傳(chuan) 資料、防暑藥品等納涼物品,部分條件允許的納涼點還配置有電視、無線WIFI等設施。
為(wei) 了給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適、便利的避暑納涼環境,鄭州市人防辦多次實地考察調研地鐵站納涼情況,聯合鄭州軌道交通公司,經充分論證和多方協調,首次在地鐵開放10處納涼點,並對納涼點場地進行了精心布置,設置了人防知識宣傳(chuan) 展區,每個(ge) 地鐵站納涼點位還配備了休息桌椅、報紙雜誌、人防宣傳(chuan) 資料、雨衣、防暑藥品等物品。
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發現,在地鐵開放納涼點往年在多地已有先例,2022年8月,杭州部分地鐵站開設了專(zhuan) 門的納涼管理區域,有椅子可以坐,不少人選擇去地鐵站納涼,納涼區的入口處則擺放“文明公約”告示牌,提醒大家文明納涼。
此外,2022年8月,長沙地鐵在1-5號線也開放首批94個(ge) “文明納涼區”,納涼區配備座椅,市民和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者可前往避暑。同時,長沙地鐵各站點客服中心配備了充足的藿香正氣水、清涼油、人丹等防暑藥品,以應對乘客中暑等突發情況。
2022年夏天,蘇州頻頻發布高溫預警,蘇州軌道交通集團陸續在5條線路的17個(ge) 地鐵站設置了納涼區。
此外,武漢、成都等城市,此前也在地鐵專(zhuan) 門開設納涼區,並配備小板凳、書(shu) 刊、共享充電寶等供市民納涼。
文/本報記者 李鐵柱
統籌/孫慧麗(l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