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家庭托育點如何不負所“托”?
利用居民住宅為(wei) 3歲以下嬰幼兒(er) 提供托育服務,收托人數不超過5人
【解生育家庭後顧之憂④】“小而美”的家庭托育點如何不負所“托”?
家庭托育點為(wei) 托育剛需家庭提供多元選擇。相關(guan) 政策推動下,家庭托育點向著標準化、規範化方向發展,但目前在可持續發展、資質合規、普惠等方麵仍存堵點。
前不久,2歲的女兒(er) 誰來帶,在北京寶媽趙歡(化名)的家裏掀起一場波動。趙歡和丈夫工作忙,女兒(er) 出生後,一直由婆婆照看。近段時間,婆婆身體(ti) 不好,為(wei) 給老人減負,夫妻倆(lia) 將目光投向托育市場。
“請育兒(er) 嫂上門,家裏住不開。去托育機構又距離遠,不便接送。”一番權衡,趙歡把女兒(er) 送進了小區裏的家庭托育點。
眼下,利用居民住宅為(wei) 3歲以下嬰幼兒(er) 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lin) 時托等托育服務,且收托人數不超過5人的家庭托育點,正在為(wei) 像趙歡一樣有托育剛需的家庭提供多元選擇。
今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布《家庭托育點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從(cong) 生均麵積、備案條件、照護人員等方麵對家庭托育提出要求,推動家庭托育標準化、規範化。
但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目前,家庭托育點在可持續發展、資質合規、普惠等方麵仍存堵點,“小而美”的家庭托育點想要滿足家長“專(zhuan) 而精”的期待,仍有一段路要走。
收托上限和照護比的限製導致盈利難
6月初,史新宇和朋友聯合創立的馨巢佳佳家庭托育點迎來了首批5位入托幼兒(er) 。這個(ge) 位於(yu) 北京朝陽區天鵝灣南區的家庭托育點,室內(nei) 麵積130平方米,室外麵積400平方米,托育時間是每天早上8點到下午5點,根據家長需求可以延長至晚上7點。
史新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每名嬰幼兒(er) 每月托育費在8800~12580元,除去房租、水電、3名老師的工資等支出,勉強實現收支平衡。為(wei) 更好地運營,他們(men) 需要通過周末舉(ju) 辦親(qin) 子活動、開設早教課程等方式拓展業(ye) 務。
家庭式托育機構幾米稚家聯合創始人馮(feng) 智聰表示,收托上限和照護比的限製,使得家庭托育點很難實現盈利。
馮(feng) 智聰所在的機構,在全國共有60多個(ge) 加盟點,經營者大多是寶媽。這些托育點一般設在居民樓3層以下的住宅內(nei) ,麵積約150平方米,接收18~20個(ge) 孩子,聘請4~5位老師,每月能實現一定盈利。
據了解,這也是市麵上機構式家庭托育較為(wei) 普遍的運營方案。但是,根據征求意見稿裏每名照護人員最多看護3名嬰幼兒(er) ,以及收托人數不超過5人的要求,這些托育點顯然有些“超標”。
拿到合規經營“通行證”是難題
采訪中,不少家長表示,看經營資質是他們(men) 判斷家庭托育點帶娃質量的重要指標。而事實上,如何拿到合規經營的“通行證”,也是困擾家庭托育點經營者的現實難題。
征求意見稿提到,家庭托育點應符合地方政府關(guan) 於(yu) 住宅登記為(wei) 經營場所的有關(guan) 規定,並向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申請注冊(ce) 登記。登記名稱中應注明“托育”字樣,在業(ye) 務範圍(或經營範圍)明確“家庭托育服務”。
史新宇此前谘詢了北京朝陽區工商部門,得知以住宅性質辦理家庭托育的營業(ye) 執照,目前尚缺乏具體(ti) 細則。
有一種變通方式是,在征得小區內(nei) 相關(guan) 業(ye) 主一致同意後,將住宅改為(wei) 經營性用房,通過“住改商”進行工商登記。
不過,民法典明確,隻要有利害關(guan) 係的業(ye) 主一人不同意,就不得改變住宅用房的用途。“要讓所有業(ye) 主都同意,太難了。”史新宇說。
除了營業(ye) 執照,目前家庭托育點在衛生評價(jia) 、職業(ye) 資格證明、餐飲服務等方麵的備案要求也並不明確,史新宇所在的托育點隻好參照大型托育機構的標準進行“高配”建設。
史新宇注意到,2021年底,山東(dong) 省在13個(ge) 市區推行省級家庭托育試點,其中,煙台等地適度降低了備案門檻,已經有家庭托育點拿到了托育機構備案回執。“希望相關(guan) 政策的細則能夠盡快出台落地”。
在價(jia) 格、質量保障方麵尚有不足
截至2021年底,我國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er) 托位數為(wei) 2.03個(ge) ,距離“十四五”期末4.5個(ge) 的目標仍有差距。未來,家庭托育點能否實現普惠性,填補托育服務缺口?
中國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史毅此前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提出,評判普惠托育服務有3個(ge) 標準:一是價(jia) 格可承受,二是方便可及,三是質量有保障。
家門口的家庭托育點天然滿足方便可及,但在價(jia) 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方麵尚有不足。
馮(feng) 智聰分析說,機構式家庭托育點通常根據運營成本綜合定價(jia) ,以他所在的機構為(wei) 例,廣州、深圳的托育費月均5000~6000元,北京約8000元。目前,國家對普惠托育機構按每個(ge) 新增托位給予1萬(wan) 元的標準進行補助,但對家庭托育點並沒有相關(guan) 補助政策,“既要規模小,還要價(jia) 格親(qin) 民,確實有一定困難”。
他建議,給予家庭托育點一定的運營補貼,或通過獎勵補助、購買(mai) 服務等方式,降低運營成本,使其有機會(hui) 成為(wei) 普惠托育服務供給體(ti) 係的組成部分。
采訪中,家長普遍對家庭托育點在早教方麵的活動和課程十分關(guan) 心,希望托育點能提供“專(zhuan) 而精”的保教服務。
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表示,家庭托育點不僅(jin) 有“托”,還要有“育”,這需要財政資金支持,以及一支專(zhuan) 業(ye) 的人才隊伍進行支撐。從(cong) 長遠看,實現不負所“托”,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托育人才培養(yang) ,完善相關(guan) 培訓認證體(ti) 係。
在促進家庭托育發展方麵,一些地方也在進行積極嚐試,例如,山東(dong) 濟南打造“泉心托”家庭托育點托育惠民工程,由市托育服務行業(ye) 協會(hui) 完成家庭托育點從(cong) 業(ye) 資質培訓、家庭托育舉(ju) 辦者及從(cong) 業(ye) 人員專(zhuan) 項培訓;2022年10月,浙江省四部門聯合發布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務試點工作方案,17個(ge) 縣(市、區)被納入試點地區,建設家庭托育點是工作內(nei) 容之一。(記者王維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