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華全媒+丨我國持續推進醫療應急體係和能力建設

發布時間:2023-07-04 10:21: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 題:我國持續推進醫療應急體(ti) 係和能力建設

  新華社記者顧天成、董瑞豐(feng)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自然地理環境複雜,加強醫療應急能力建設十分重要。國家衛生健康委3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為(wei) 進一步提升醫療應急能力,我國推進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重大傳(chuan) 染病防治基地建設,增強“硬核力”;強化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公眾(zhong) 參與(yu) 的醫療應急機製建設,提升“軟實力”;加強突發事件信息監測和應急值守,確保“快反應”……

  推進基地和隊伍建設 增強“硬核力”

  醫療應急基地和醫療應急隊伍是緊急醫學救援工作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國正推進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重大傳(chuan) 染病防治基地建設,同時進一步擴充中毒救治基地,以增強醫療應急‘硬核力’。”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說,在隊伍建設方麵,到“十四五”末,計劃將國家醫療應急隊伍由目前的40支增加到60至70支。

  浙江省有26個(ge) 山區縣、6個(ge) 海島縣,是我國海島數量最多的省份。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俞新樂(le) 介紹,為(wei) 做好遠離城市山區海島地區的醫療應急工作,浙江省推動建設國家海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等2個(ge) 國家級基地和5個(ge) 省級區域醫學救援基地。

  據介紹,近期,浙江山區一位呼吸道大咯血患者,在經過當地緊急快速處理後,通過救援直升機18分鍾即轉運至城區大醫院,航空醫學救援基礎設施為(wei) 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浙江省全省醫療機構已建設57個(ge) 直升機停機坪,已常態化開展直升機轉運急危重症患者。

  目前,除國家級醫療應急隊伍外,我國已建立省、市、縣三級醫療應急隊伍6500支,國家醫療應急專(zhuan) 家組涵蓋22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

  強化醫療應急機製建設 提升“軟實力”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到2030年,建立起覆蓋全國、較為(wei) 完善的緊急醫學救援網絡,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和緊急醫學救援能力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公眾(zhong) 參與(yu) 的醫療應急機製,建設國家省、市、縣立體(ti) 化醫療救援指揮調度體(ti) 係十分重要。

  郭燕紅表示,近年來,我國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職責,明確了屬地、部門、單位、個(ge) 人四方責任,醫療應急各層級、各機構、各環節職責。由衛生健康部門統籌協調、多部門參與(yu) 、軍(jun) 地協同的醫療應急聯動機製更加完善,各類突發事件醫療應急預案更加齊備,形成“上下貫通、橫向聯動”的工作格局。

  浙江省積極探索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手段,提高醫療應急信息監測和調度效率,打造全省急救一張網,急救反應時間平均縮短2分鍾以上。浙江衛生應急指揮係統集成公安、消防、院前急救、網信輿情監測等應急網絡實時數據,推動全省醫療應急工作業(ye) 務流、數據流“雙流合一”。

  加強信息監測和應急值守 確保“快反應”

  快速、有效、高質量是醫療應急工作的重點。對此,郭燕紅表示,要充分發揮醫療機構的哨點作用,緊盯事件苗頭信息,及早發現並報告,提前做好準備,牢牢把握醫療應急的主動權。

  “為(wei) 保障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醫藥物資供給充足、及時、有效,華西醫院秉持‘平戰結合’原則,加強與(yu) 相關(guan) 企業(ye) 儲(chu) 備合作。”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wei) 民介紹,華西醫院還建立了應急設備精準管理與(yu) 調度體(ti) 係,將所有重要應急急救類設備進行信息化管理,實時監控設備定位、使用情況和運行情況,在實現應急設備快速調度的同時,能夠節約醫療資源。

  郭燕紅表示,下一步,將按照《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十四五”規劃》要求,發揮院前急救120作用和各級醫療應急隊伍作用,提升突發事件第一時間和第一現場反應能力,做好各個(ge) 醫療隊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的快速響應和協同支援,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隊伍能夠拉得上、打得贏,提升醫療應急處置效果。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