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外賣塑料汙染怎麽“降”如何“解”?“減塑”還需“撿塑”

發布時間:2023-07-06 09:42: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高溫天氣下,點外賣的人更多了,產(chan) 生的餐盒包裝垃圾也隨之增加。今年6月20日,《商務領域經營者使用、報告一次性塑料製品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要求外賣平台和外賣企業(ye) 定期報告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回收情況。那麽(me) ,外賣產(chan) 生的塑料垃圾最後都去哪兒(er) 了,能進行回收嗎?來看總台記者的走訪。

  正午時分,記者在北京的街頭看到,烈日下路上行人稀少,匆匆取餐送餐的外賣騎手成了戶外最忙碌的身影。

  中午一點多,記者在寫(xie) 字樓裏看到,午餐過後,各式各樣的外賣垃圾就集中出現,小一點的垃圾桶都快要溢出來了。被丟(diu) 棄的外賣垃圾中,大部分都是塑料餐盒,收集廢品的保潔員從(cong) 來都不撿。

  居民小區裏的外賣垃圾又是怎樣的呢?記者走訪多個(ge) 小區的垃圾分類驛站看到,可回收垃圾桶裏基本看不到外賣垃圾的身影,居民把外賣剩餐倒進廚餘(yu) 垃圾後,各種包裝都被扔進了其他垃圾裏。一位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告訴記者,外賣垃圾裏除了紙質包裝,其他的塑料垃圾都無人問津。

  記者找到了一個(ge) 生活廢品收購點。回收人員介紹,大部分外賣塑料餐盒都不收,他們(men) 隻要這一種白色透明的餐盒。

  據介紹,他們(men) 收購的是這種白色透明的聚丙烯餐盒,上麵有PP的標誌。一公斤的收購價(jia) 格是1塊8毛錢,不僅(jin) 要清理幹淨,一次還至少要湊夠三到五公斤也就是上百個(ge) 餐盒的量,才好稱重。而要在各式各樣的外賣垃圾中分辨清理出這種餐盒並不容易,所以塑料餐盒的收購量很小。

  記者在北京走訪時發現,大部分外賣產(chan) 生的塑料垃圾都匯入了其他垃圾,最終被焚燒處理。

  塑料餐具應減量 加大塑料回收利用

  外賣行業(ye) 塑料汙染應該如何治理?餐盒能不能也像吸管一樣,用可降解材料替代呢?除了從(cong) 源頭減少,因使用塑料製品而已經產(chan) 生的塑料垃圾,能不能加大回收利用呢?國內(nei) 多地也在積極展開試點探索。

  記者調查後發現,目前可降解的一次性吸管已經逐步普及,而可降解餐盒卻並不多見。專(zhuan) 家介紹,可降解塑料存在耐熱性和力學性能較差、產(chan) 能不足、銷售價(jia) 格居高不下等問題,導致餐盒市場的接受度不高。

  外賣騎手:紙質餐盒容易打濕、容易漏,如果灑掉了,我們(men) 就要賠餐了。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研究中心主任溫宗國:無論從(cong) 環境影響還是從(cong) 經濟性上來講,有些替代品並不比塑料要好。從(cong) 本意上來講,並不是要禁止生產(chan) 和消費塑料,但是我們(men) 要盡可能地讓塑料的總量盡快達到天花板,讓它(降)下來。

  專(zhuan) 家表示,外賣行業(ye) 從(cong) 源頭減塑,首先是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消耗。據統計,截至2023年4月,超過3.27億(yi) 美團外賣用戶使用過“無需餐具”功能,餓了麽(me) 平台無需餐具的訂單則超過14億(yi) 單。

  此外,加大外賣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也在一些地方試點推行。

  今年年初,深圳啟動商務寫(xie) 字樓外賣包裝垃圾分類回收項目試點,在試點寫(xie) 字樓裏增設了“外賣包裝垃圾”的專(zhuan) 用垃圾桶。員工將外賣食物殘渣倒進廚餘(yu) 垃圾桶後,所有外賣包裝都被單獨收集,送去回收利用。

  早在2020年7月,廈門市修訂了《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導目錄》,外賣餐盒被列入低值可回收物。在試點小區,居民外賣裏的塑料餐盒、餐具和塑料袋都會(hui) 被集中回收,無需人工分揀,全部進入智能化分選平台。

  專(zhuan) 家建議,外賣平台可以利用後台大數據梳理出不同城市外賣訂單和外賣垃圾量最多的區域,與(yu) 下遊回收企業(ye) 合作,精準投放外賣垃圾回收設施,當地政府也可以在土地、財政等方麵予以支持。

  此外,減少外賣塑料汙染還需要消費者的參與(yu) 。例如:郊遊時,餐盒垃圾不隨意丟(diu) 棄,自覺垃圾分類;用餐時盡量堂食或選擇無需餐具,自帶餐盒打包;可重複使用包裝盡量多次使用,都是對保護環境作出的重要貢獻。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