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師徒攜手展演 為豫劇傳承發展助力

發布時間:2023-07-06 09:58: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本報駐河南記者 張瑩瑩

  6月11日至16日,由河南省劇協、河南豫劇院、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樹業(ye) 建功為(wei) 民演戲——李樹建弟子公益展演周”10場演出在河南鄭州上演,線下觀眾(zhong) 達10萬(wan) 之眾(zhong) ,線上觀眾(zhong) 數百萬(wan) 人次。

  醞釀3年的師徒團聚

  “241、148、93、183、91740”,這一串數字是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劇協主席李樹建在6月11日的展演周開幕式上向觀眾(zhong) 朋友匯報的“密電碼”。意思是,他有241個(ge) 弟子,148個(ge) 專(zhuan) 業(ye) 弟子、93個(ge) 非專(zhuan) 業(ye) 弟子、18個(ge) 女弟子、3個(ge) 外國弟子。91740代表弟子們(men) 遍布9個(ge) 省、17個(ge) 劇種、40個(ge) 城市。

  李樹建的弟子發揮的作用各不相同:專(zhuan) 業(ye) 院團的弟子傳(chuan) 承戲曲,非專(zhuan) 業(ye) 院團的弟子普及戲曲。此外,弟子中有30多名是“網紅達人”,都有上百萬(wan) 的粉絲(si) ,可以通過自媒體(ti) 等渠道更快地傳(chuan) 播戲曲。

  李樹建自嘲為(wei) “豫劇看門人”,多年來,他不僅(jin) 扛起了豫劇的大旗,促成了全國豫劇大交流、大合作的格局,還關(guan) 注稀有劇種和民營劇團,帶他們(men) 到河南鄭州、首都北京等地,走進北大、清華等高等學府展演。

  但對於(yu) 自己的弟子,李樹建常懷愧疚之心:“平時各種演出、活動多,跟徒弟們(men) 相聚的時間太少了,3年前就籌劃做弟子公益展演周,但一直等到現在才能如願,以前都是看弟子們(men) 演出的一些片段,這次的演出效果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此次展演活動,10場公益演出形式多樣、亮點紛呈。其中,李樹建弟子以豫劇、婺劇、秦腔、蒲劇、曲劇、道情等多劇種演繹全劇《程嬰救孤》和《清風亭上》,讓看慣了豫劇的河南觀眾(zhong) 耳目一新;“網紅”主播聯唱、流派戲曲名段成為(wei) 展演周看點;展演走進鄭州德億(yi) 社區的知了康複中心、鄭州市五一公園等,貼近群眾(zhong) ,受到戲迷熱捧;送戲進校園,走進河南藝術職業(ye) 學院、鄭州大學,受到青年學子的熱烈歡迎;展演周期間,來自喀麥隆的河南大學博士劉汴京師生同台唱經典,德國籍小學生思曼達、赤道幾內(nei) 亞(ya) 籍留學生丹尼爾和劉汴京一起表演戲曲名段串燒,讓豫劇鄉(xiang) 音飄向四海。

  滿懷愧疚的“心靈告白”

  10場演出中,每場演出,李樹建都提前一個(ge) 多小時化好妝,細心觀察者弟子們(men) 準備演出的諸多細節。演出開幕前,李樹建就搬一把椅子端坐在上場口定睛觀看。

  “弟子中最大的是年近八旬的老人,最小的是5歲的兒(er) 童,他們(men) 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為(wei) 了此次展演,他們(men) 自費住賓館、買(mai) 服裝,堅持8、9天在鄭州,非常不容易。”李樹建不止一次表示,此次展演籌集的資金有限,讓弟子們(men) 自掏腰包,他感覺很愧疚。展演期間,許多弟子克服了家庭的諸多困難堅守在一線,讓他幾次落淚。

  78歲的寇成立是李樹建年齡最大的弟子,他說:“有人問我,老寇,你比你師父年紀都大,還拜啥師?我說我拜的是師父的人品、藝德,拜的是中國戲曲,學的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我要用畢生精力在基層傳(chuan) 播、普及戲曲文化。”

  帶著對恩師的敬重之情和對傳(chuan) 統戲曲文化的虔誠之心,來自全國40個(ge) 城市的徒弟都來了,一次大交流、大融合的公益展演成功舉(ju) 辦。公益展演周10場演出線下觀眾(zhong) 10萬(wan) 之眾(zhong) ,線上觀眾(zhong) 數百萬(wan) 人次,演出場次之多、形式之新、參與(yu) 觀眾(zhong) 之多、場域跨度之廣,均創同類展演活動新高。

  演出現場更有範軍(jun) 、虎美玲、賈文龍、李金枝、王惠、申小梅、楊帥學、範靜、李天方、劉豔麗(li) 、張付中、關(guan) 美麗(li) 、白軍(jun) 選、張曉英等名家傾(qing) 情助演,“大衣哥”朱之文也專(zhuan) 程趕來鄭州義(yi) 演。

  扛起豫劇發展大旗

  展演周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嘉賓雲(yun) 集,河南省內(nei) 外專(zhuan) 家、領導紛紛為(wei) 此次展演加油點讚。

  中國劇協分黨(dang) 組成員、副秘書(shu) 長王春梅說,本次展演活動不僅(jin) 為(wei) 各劇種戲曲人才展示風采、增進交流搭建了廣闊的舞台,也對造就一支充滿活力、潛力巨大的戲曲人才隊伍,提升戲曲藝術整體(ti) 社會(hui) 價(jia) 值,助推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具有積極意義(yi) 。

  “繁榮發展戲曲事業(ye) 關(guan) 鍵在人才,包括戲劇名家、弟子,也包括熱愛戲曲的票友,三者缺一不可。李樹建的徒弟遍及9省40個(ge) 城市,說明豫劇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李樹建繼承了戲曲界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但又有創新,他廣泛、深入、全麵、係統地培養(yang) 人才,非常可貴。”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董偉(wei) 表示。

  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原一級巡視員呂育忠認為(wei) ,此次展演是對豫劇藝術的傳(chuan) 承和保護,讓豫劇這一古老劇種文脈不斷、戲脈不斷、義(yi) 脈不斷,並始終保持應有的經典形態與(yu) 美學品格,為(wei) 豫劇藝術未來的傳(chuan) 承發展帶來了希望。

  “李樹建不僅(jin) 要振興(xing) 河南戲劇,而且要扛起豫劇這麵大旗,讓其高高飄揚。他傾(qing) 盡心血,把自己的全部時間、全部情感都獻給了他摯愛的戲劇事業(ye) 。”河南省戲劇家協會(hui) 駐會(hui) 副主席、秘書(shu) 長蔣愈紅說。

  李樹建說:“希望弟子們(men) 做到胸中有大義(yi) ,心裏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為(wei) 繁榮戲曲文化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