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守護野生麋鹿種群

發布時間:2023-07-10 09:3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守護野生麋鹿種群

  講述人:江蘇大豐(feng) 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辦公室主任 劉彬

  麋鹿俗稱“四不像”,是濕地精靈,也是鹽城的生態名片。大豐(feng) 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江蘇省三個(ge)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承擔著保護麋鹿及其濕地生態係統,恢複野生麋鹿種群的重要任務,是目前世界上麵積最大、麋鹿野生種群最大、麋鹿基因庫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我與(yu) 麋鹿結緣是在2009年。當時,我正在攻讀鳥類生態學碩士,麋鹿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dong) 方白鸛,我因此跟著導師第一次來到大豐(feng) ,驚喜地發現麋鹿喜好生活的沿海灘塗也是鳥類棲息的天堂。從(cong) 此,我愛上了這片濕地,愛上了麋鹿等濕地精靈。

  畢業(ye) 後,我來到保護區工作。2013年,我任保護區安全保衛處處長,主要負責巡護、救助野外受傷(shang) 、被困的麋鹿。1986年,39頭麋鹿從(cong) 英國漂洋過海,回到麋鹿野生祖先最後的棲息地,放養(yang) 在大豐(feng) 保護區。通過引種擴群、行為(wei) 再塑、野化放歸等“三步走”,麋鹿數量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少到多的巨大轉變。30餘(yu) 年間,我和其他麋鹿守護者堅守在各自崗位,陪伴它們(men) 繁衍生息。

  2021年5月,一群野生麋鹿誤入大豐(feng) 港附近的排灌渠內(nei) ,渠水較深且四周沒有緩坡,麋鹿無法自行上岸。晚上8點多,我們(men) 到達現場後實施營救,眾(zhong) 人合力將它們(men) 拉上岸。等所有的麋鹿解救成功,天邊已泛起光亮。我癱倒在皮劃艇上,目送它們(men) 離開。天光柔柔地勾出鹿的輪廓,有鹿隔著草叢(cong) 回望,那畫麵美好得令人感動。

  隨著麋鹿數量激增,野外受傷(shang) 、被困的麋鹿數量也不斷增加。據統計,保護區2017年至2019年共救助麋鹿400多頭,2020年至2022年每年平均救助麋鹿達370多頭。如今,保護區種群數量增至7840頭,占世界總數的70%,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種群,為(wei) 人類拯救瀕危物種提供了成功的範例,使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ye) 進入一個(ge) 新領域。

  根據飼養(yang) 方式和活動範圍不同,保護區內(nei) 麋鹿分為(wei) 野生、半野生、人工馴養(yang) 三個(ge) 種群,不同種群保護方式有所不同,未來保護區重點將放在野外麋鹿的管理上。目前野外區域向兩(liang) 側(ce) 擴展,南到上海崇明,北到鹽城射陽,範圍很廣。我們(men) 會(hui) 定期進行網格化調查,沿途搜尋麋鹿,了解它們(men) 的坐標點,在原生地多點放養(yang) 、繁殖擴群,恢複野生種群。

  鹿鳴呦呦,群鳥翔集。如今保護區內(nei) ,不僅(jin) 有麋鹿,還有283種鳥類以及其他各類野生動物。生物圈逐年擴大、生物數量持續上升、生態係統日趨完善。這得益於(yu) 黃海濕地申遺成功後,保護區采取更為(wei) 嚴(yan) 格的管理措施,在麋鹿保護中走出一條人與(yu) 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路子,建成集科研保護與(yu) 生態旅遊、麋鹿文化與(yu) 科普宣教為(wei) 一體(ti) 的全國示範保護區。

  麋鹿是從(cong) 滅絕線上“拉”回來的物種,在原生地實現種群健康穩定發展,這是一代代麋鹿守護者努力的成果,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成就。我相信,在美麗(li) 中國生態興(xing) 、文明興(xing) 的進程中,它定是一段生動而美麗(li) 的故事,並將被守護者們(men) 一直講述下去。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0日 05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