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金融服務提質 企業發展加速

發布時間:2023-07-10 09:46:00來源: 人民日報

  中小微企業(ye) 融資難,一個(ge) 主要原因是銀行獲取企業(ye) 真實經營情況難度大。加強信用體(ti) 係建設,成為(wei) 提升中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質效的題中之義(yi) 。“長三角征信鏈”平台建設正是有的放矢的實踐探索。近年來,金融領域不斷創新優(you) 化服務,助力越來越多中小微企業(ye) 實現更好發展。

  ——創新信貸產(chan) 品,增強貸款可得性。

  稅務部門積極匯聚稅收大數據,助力企業(ye) 將納稅信用轉化為(wei) 融資信用;不少地方建立完善區域性征信平台、融資服務平台,搭建銀企對接“高速路”;結合中小微企業(ye) 輕資產(chan) 特點,銀行積極推廣存貨、應收賬款、知識產(chan) 權等動產(chan) 和權利質押融資業(ye) 務,降低對傳(chuan) 統抵押物的依賴……近年來,中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創新力度不斷加大,“信用變信貸”“知產(chan) 變資產(chan) ”等實踐日益豐(feng) 富。

  “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應積極加強對中小微企業(ye) 信用信息的挖掘運用,綜合運用經營信息、交易流水、征信信息、公共信用信息等多維度數據,積極研發適合中小企業(ye) 的貸款產(chan) 品,為(wei) 企業(ye) 發展提供精準的金融支持。”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聚焦重點群體(ti) ,擴大服務覆蓋麵。

  “無貸戶”融資難度往往更大,更需要精準施策。一些地方設立了線下首貸服務點,工作人員與(yu) 企業(ye) 經營者當麵溝通,快速了解企業(ye) 融資難點,針對性地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破解“首貸難”;有的金融機構依托產(chan) 業(ye) 園區、行業(ye) 協會(hui) 等渠道,對相關(guan) 中小微企業(ye) 進行上門走訪,了解“信貸空白”企業(ye) 實際融資需求,提供貼心服務。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新增小微企業(ye) 法人首貸戶81.5萬(wan) 戶,首貸戶金額同比增長13.1%。

  重點領域經營主體(ti) 獲得更好支持。銀行保險機構圍繞中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需求,構建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機製,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創新發展注入更強動力。對一些經營前景良好、暫時遇到困難的餐飲、文化、外貿領域中小微企業(ye) ,金融機構多措並舉(ju) 滿足其合理金融需求。

  ——降低融資成本,助企業(ye) 輕裝上陣。

  今年有關(guan) 部門繼續引導銀行加大對民營企業(ye) 、小微企業(ye) 的支持力度,降低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一季度,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下降0.38個(ge) 百分點。

  截至5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26.1萬(wan) 億(yi) 元,較年初新增2.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5.5%;有貸款餘(yu) 額的戶數達到4035.1萬(wan) 戶,同比增加408.3萬(wan) 戶。(本報記者 屈信明)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